舊羽絨服“爆改”羽絨被走紅,可省上千元!帶火了相關產業

寒潮一來,武漢家家戶戶都在翻箱倒櫃,不過這次不是找厚衣服,而是把多年不穿的舊羽絨服翻出來。[沙塵暴]

漢口一家臨街店鋪里,六台充絨機同時運轉,白色羽絨在陽光下飛舞,陸師傅手裡的拆衣刀一起一落,深色面料里突然湧出大朵羽絨,像蒲公英種子般飄散,“這是上等鵝絨,你看它多蓬鬆。”她隨手捧起一把,羽絨立刻從指縫間溢出。

舊羽絨服“爆改”羽絨被走紅,可省上千元!帶火了相關產業 -

每天經過她手的羽絨服多達五十件,真假優劣一摸便知,真羽絨呈立體朵狀,輕壓後迅速回彈;而所謂的“飛絲”則是打碎的羽毛梗,細看呈直線狀,放在掌心都聚不攏,這天早上,她剛拒收了兩件填充“飛絲”的外套,“這種材料做被子會鑽毛,保暖效果差,我們都會如實告知顧客”。

整個翻新過程就像一場透明手術,顧客送來的每件羽絨服先稱重登記,拆解取絨後要經過三重關卡:高溫消毒櫃殺菌120分鐘,振動篩過濾雜質,再用專業設備恢復蓬鬆度,最後通過充絨機均勻注入新被殼。

舊羽絨服“爆改”羽絨被走紅,可省上千元!帶火了相關產業 -

不少顧客站在工作間外全程圍觀,有位大姐看了半小時後恍然大悟:“原來我以前買的羽絨被重量不均,是填充時偷工減料。”

“六件長款羽絨服能做冬被,春秋被四件就夠。”店主陸女士拿着計算器給顧客算賬:翻新費用根據被殼面料,從200元到600元不等,而商場里同等填充量的羽絨被至少兩千元。

舊羽絨服“爆改”羽絨被走紅,可省上千元!帶火了相關產業 -

正在等待取被的張女士插話:“我用了五件舊衣服,其中兩件還是孩子高中時代的校服,取出的500克絨做了床薄冬被,才花三百多。”

隨着春節臨近,訂單量以每周15%的速度遞增,工作台上待拆的羽絨服堆成小山,最上面是件十年前的登山服,標籤已泛黃,但取出的羽絨依然潔白如新,陸師傅說這些老物件質量反而更好,“現在有些新款羽絨服,看着蓬鬆,實際填充量不足”。

舊羽絨服“爆改”羽絨被走紅,可省上千元!帶火了相關產業 -

在等候區,幾位老人交流着使用體驗,穿墨綠色棉襖的婆婆說,兒子給她翻新的羽絨被比棉被輕一半,夜裡翻身不費勁,她的老伴有輕度呼吸暫停綜合征,厚重的被子容易引發胸悶,換羽絨被後癥狀明顯改善。

這種消費趨勢背後是理念轉變,從事服裝行業二十年的陸女士發現,現在顧客更關注羽絨產地、含絨量這些專業參數,有對年輕夫妻帶着六件羽絨服來改造,他們專門做了功課,要求用防鑽絨被殼,接縫處多加一道絎線。

舊羽絨服“爆改”羽絨被走紅,可省上千元!帶火了相關產業 -

當然,翻新也有局限,遇到受潮結塊的羽絨需要額外烘乾處理,霉變的則無法再利用,店員會建議顧客把劣質填充物取出做抱枕,避免浪費,現場就看到幾個用碎布頭縫製的寵物墊,裡面塞着過濾後的羽毛碎屑。

該服務也帶火了相關產業,隔壁裁縫店最近新增了被殼定製業務,提供十多種面料選擇,老闆指着天絲面料介紹:“這種材質貼身柔滑,特別適合做夏涼被。”說話時,他手上的軟尺正在給顧客量制被套尺寸。

舊羽絨服“爆改”羽絨被走紅,可省上千元!帶火了相關產業 -

相比傳統被子,羽絨被的保養確實需要技巧,店員會叮囑顧客避免暴晒,定期通風,有經驗的老師傅傳授訣竅:每隔半年把被子掛在陰涼處拍打,讓羽絨重新分布,如果正確養護,一床被子用上七八年輕輕鬆鬆。

夜幕降臨時,店鋪依然燈火通明,最後一位顧客取走了給女兒準備的嫁妝被,用全家八件舊羽絨服改造的雙人被,被面上綉着並蒂蓮,填充物里混着父母舊大衣的灰鴨絨和女兒童裝上的白鵝絨,彷彿把家族記憶也縫進了針腳里。

看了這個“舊羽絨服翻新羽絨被”的新聞,感覺身邊的“省錢小能手”和“持家達人”還真不少!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正愁家裡那幾件舊羽絨服怎麼處理,扔了可惜,不扔佔地方,這辦法太好了,省錢又實用,準備周末就去找找家附近的店!”

“去年就做了一床,用的是孩子小時候的羽絨服,蓋着又輕又暖,感覺特別有意義。”

“仔細算了一下,600塊加工費+舊衣服,對比買新的確實划算,但關鍵是被殼質量怎麼樣?會不會跑毛?”

“舊羽絨服里的絨放了幾年,保暖性會不會打折扣?消毒環節能不能保證徹底?”

“聽着是好,但就怕拆出來絨不好,或者遇到黑心店家以次充好,把好絨給你換了怎麼辦?”

“我家羽絨服都穿了好多年了,絨可能都結成團了,估計也拆不出多少好絨了,還是別折騰了。”

“有件羽絨服是上大學時媽媽買的,雖然舊了但一直捨不得扔,如果能做成被子天天蓋着,感覺就像過去的溫暖一直陪着自己,這個點子太戳心了。”

如果你有幾件閑置的舊羽絨服,你會選擇這種翻新服務嗎?你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是價格、衛生,還是怕最終效果不好?快來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和顧慮吧!

信源:九派新聞

舊羽絨服“爆改”羽絨被走紅,可省上千元!帶火了相關產業 -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