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逃票野游江西廬山,1人墜亡,被追償7.4萬救援費用,相關組織者被處以行政拘留

近期在江西廬山,幾名登山者違規進山冒險,不料被困其中。在獲救後,被當地政府追償了7萬元的救援費用,相關組織者也被處以行政拘留,引發社會關注。

今年9月27日下午,江西廬山景區消防救援大隊接到群眾報警,稱自己和多名同伴在登山途中被困,請求救援。消防員趕到事發區域後,並未第一時間發現被困人員。

消防救援大隊站長接受采訪

廬山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站長王飛宇:我們馬上用無人機到處尋找,最終在五老峰當中的第四峰,海拔1200多米的懸崖處發現了這幾名被困人員,整個懸崖幾乎是垂直的,他們就蜷縮在懸崖縫隙裡,稍有不慎就可能墜崖,特別危險。

被困人員所處位置

當時天色已晚,考慮到救援難度較大,消防部門立即聯繫了公安、應急、醫療和社會救援等多方力量協同展開營救。

消防員救援被困者

救援人員通過對現場環境的綜合分析,最終決定採取從山頂索降的方式,架設安全繩,逐步接近位於山頂下方200米左右的被困人員。經過一天一夜的不間斷搜救,直到第二天晚上9時許,8名被困人員才被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驢友野遊遇險獲救

事後經了解,這起事故中,共有11人擅自進入景區內未開發山區,且並未在相關部門進行報備。遇險後其中1人不幸墜崖身亡,2人自行脫險,其餘8人被困。

為保證救援期間所有人員安全,當地政府對景區實施了2天關閉。考慮到動用大量公共資源實施救援,當地政府依法依規對這群登山者追償7.4萬元救援費用。活動組織者也被警方予以行政拘留10日。

廬山市副市長陶春接受采訪

江西廬山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陶春:首先他們這種行為擾亂了社會治安秩序,因為在對他們進行救援的時候,造成了五老峰景區被迫關閉兩天,對景區造成了損失,遊客也不能正常遊玩,依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對組織者予以治安拘留,對參與者予以治安罰款。

野遊遇險時有發生,救援耗費大​​量人力財力

近年來,登山者進入山林景區遇險事件時有發生。其中既有遊客誤入景區地形複雜區域,也有戶外探險愛好者,違規進入一些所謂“網紅景點”的未開發區域進行“打卡”。這些行為不僅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也耗費了大量社會資源。

在江西廬山五老峰景區山腳下,記者看到,景區管理方在門口處清晰寫上了“嚴禁攀爬未開發區域”的警示標語。

廬山景區管理服務中心西線主任接受采訪

江西廬山景區管理服務中心西線主任王英:因為廬山山勢險峻,生態也相對脆弱,上山有100多條路,大部分都是未開發的區域,我們都設置了圍網,並且設置了警示牌,在白天時段都會安排人員值守,對一些以探險為目的的人進行勸離,同時我們也會在顯眼位置張貼相關公告,但是還時有個別人進行非法探險和登山活動。

經查,在9月底廬山登山者遇險這起事件中,涉事的11人進山時並沒有購買景區門票,屬私自前往景區未開發區域。而在救援過程中,當地政府調集多方救援力量共200餘人,調用專業照明、吊裝設備和無人機等裝備參與營救,初步估算救援費用近50萬元。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局工作人員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局饒貴:實際上我們是動用了公安、應急消防等多部門力量聯合救援,我們救援過程中還產生了裝備租賃、後勤補給等相關費用支出,在最終追繳費用過程中,並不包含政府部門應承擔的這部分費用,實際花費也比追繳的費用高很多。

消防員救援被困人員

記者梳理以往案例發現,“驢友”任性冒險後被追繳救援費用在江西已有先例。

今年3月,6名探險者在廬山西海景區嚴禁進入的未開發區域內走失,大批救援人員耗時14個小時才將他們救出。事後當地有關部門也對本次救援費用進行了追繳。

2024年11月,5名登山者違反規定,擅自進入奉新縣百丈山未開發區域。在獲救後,也被追繳2萬元救援費用。

一邊是野遊意外頻發,一邊是越來越多地方開始明確救援收費標準。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明確規定,旅遊者在接受相關組織或者機構的救助後,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

雲南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楚雄管護局發文截圖

近年來,在四川稻城亞丁景區、四姑娘山風景名勝區、雲南哀牢山自然保護區等地都相繼發佈公告,對擅闖未開發區域的責任和處罰標准進行明確,違規者面臨列入黑名單、罰款等處罰。

從“免費救援”到“自行買單”,提高違法代價

目前,我國對動用社會力量參與救助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這就讓不少任性的探險者總以為一旦探險變“冒險”,都會有人給予“無償救援”。對此專家表示,有限的公共救援資源​​本該是全社會公共安全的兜底措施。如果因為少數人的魯莽導致被佔用,那少數人就要為這份“魯莽”來買單。

記者了解到,按照2023年9月27日修訂實施的《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擅自進入未開發、未開放區域以及擅自探險、攀岩陷入困境或者危險狀態需要救援的,相關組織和機構完成救援後,由遊覽活動組織者以及被救助人承擔相應的救援費用。

趙紅奎接受采訪

江西九江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趙紅奎:這一條法規是我們追繳費用的核心依據,整個追繳過程做到了合法合規有理有據。

專家建議,為有效遏制違規野遊行為,應盡快完善相關製度法規,明確公共救援與有償救援的界限,讓違規“驢友”為自己的任性行為買單的同時,對於多次非法進入未開發區域的個人和組織者,而應根據其違法所得,加大懲處力度。

詹承豫接受采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安全應急研究中心主任詹承豫:法律當中要有一定的成本計算或者費用分擔的細則。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最終有一個仲裁機制,仲裁的結果就需要執行,另外根據他的違法所得來進行處罰力度的設計,可以對他進行總金額的兩倍、三倍處罰。讓他沒有利潤可賺,他才不會去違法。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