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起火大樓內發現生還者

昨天(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

圖為今早記者拍攝的救援現場(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孔澤思攝)

今天(27日),現場消息,明火點已經明顯減少,但大量煙霧仍不斷從建築物內冒出。香港消防處副處長陳慶勇此前表示,滅火隊伍和搜救隊伍已經同步從較低樓層往上進行滅火和搜救工作,並成功在一些樓層內找到生還者,預計會在今天晚些時候到達天台位置。 (央視新聞)

延伸閱讀

香港火災已致數十人遇難有學生”聽到媽媽尖叫後失聯”

“我(11月26日)下午正在大學裡,突然接到朋友電話說我家起火了,馬上給我媽媽打電話,只聽到她在尖叫,好像有什麼東西掉下來了,然後手機裡就沒有回應了。”

陳嘉欣(化名)在香港大埔宏福苑附近的一所大學讀大二,她和媽媽、外婆相依為命,一起在宏福苑住了多年。 26日下午,一場突發大火打亂了她們的生活。

11月27日凌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大埔宏福苑火災安置點之一的中華基督教會馮梁結紀念中學見到了陳嘉欣,她裹著毛毯和一個親戚坐在椅子上。這是距離宏福苑最近的安置點,陳嘉欣在這裡等待家人的消息。

火災安置點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李旭馗攝

在這所中學,還有不少和陳嘉欣一樣的失聯人士家屬,以及被疏散出來的宏福苑居民。加上相關工作人員,現場大概有兩三百人。

據新華社消息,截至11月27日5時許,宏福苑火災目前已造成44人遇難,45人受傷。警方以涉嫌誤殺拘捕3名負責維脩大廈的工程公司負責人。宏福苑8棟大樓僅1棟未受到波及,火災至少涉及上千戶居民。

“最大問題是沒有聽到警鈴響”

“我(26日)下午3點多回家就看到火了,最先從靠海(那棟)燒起來的,然後就燒到旁邊。”27日上午,宏福苑居民郭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和老婆一起住在這裡,事發時剛好在外面,他趕到家時消防隊員已經達到,且已不讓人進入小區。

自11月26日下午2點51分發生火警至27日上午9點,宏福苑外圍大火已基本被撲滅,室內的幾處火點也在陸續撲滅。

27日上午9點,救援仍在繼續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孔澤思攝

郭先生回憶說,26日下午感覺到現場的風向發生了變化,開始吹的是北風,後來轉成東風。他認為風對火災的影響很大,他看到剛起火時的燃燒物一點點掉下後,被吹到其他樓棟。

這與香港消防處的初步調查相吻合。 26日晚,記者從現場救援記者會了解到,香港消防處副處長(行動)陳慶勇表示,最先接到報警的火災現場是宏昌閣外牆棚架,後續火勢蔓延,初步估計主要原因是風力較大,再加上一些已起火的雜物及竹棚被吹到附近樓棟,導致火勢蔓延至該小區的7棟樓宇。

陳嘉欣也告訴記者,宏福苑因為靠海,風一直都很大。她也提到,有鄰居能逃出來是聞到了煙霧的味道,然後趕快下樓看,但一直沒聽見警鈴聲。

據了解,宏福苑共有8棟樓宇,提供1984個單位,總樓層都在31層左右。有現場居民表示,高樓層原本就逃生困難,加上小區老年人居多,逃生更為緩慢。

陳嘉欣的外婆就是其中之一。她說,外婆因為關節問題,日常都坐輪椅,行動不便。她們家還不是住在高樓層,是位於低樓層的5樓,但截至27日凌晨記者採訪時,陳嘉欣仍未得到失聯家人的消息。

根據香港中原地產網站,宏福苑入夥日期是1983年,距今樓齡已有42年。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提供的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宏福苑人口總數為4643人,其中15歲以下佔比9.1%、15至39歲佔比24.3%、40至64歲佔比30%,65歲及以上佔比36.6%。

26日晚,宏福苑一位何姓居民在現場告訴記者,下午火災發生時,是他打電話叫家人趕緊撤離。他認為,最大問題是火情發生後一直沒聽到警鈴響起,物業管理公司也未大聲通知大家疏散。

值得一提的是,宏福苑業主立案法團第十二屆管理委員會在去年10月舉行過火警演習暨消防安全講座,其中第一項安排就寫道“消防警鐘輪流鳴響,每座約30秒”。

“鄰居家裡3個人都被困在火場”

27日凌晨3點,香港大埔區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正在救治多名宏福苑火災傷者。一位中年女性告訴記者,其父親在宏福苑工作,目前暫未聯繫到,她正在醫院等待消息。

27日凌晨4點,宏福苑一處腳手架在烈焰中堅持不住,徑直折斷掉落下來,煙塵隨風飄向百米開外,記者眼中也感受到一陣酸痛感。消防車的水柱立即調轉方向,為地面落點“降溫”。

事發現場火光沖天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李旭馗攝

劉家明(化名)也是宏福苑居民,事發時剛好家里人去接小孩放學,他也不在家。 27日凌晨,他坐在街對面的地上,抬頭看消防員救火,手邊是剛剛在安置點領取的衣物和食品。他告訴記者,即便家人都沒事,自己也睡不著。

“火來得太快,也燒得太快了,很多人在家裡根本來不及反應。最右邊的樓先起火,火星將其他樓棟外側的工程佈點燃,它們像塑料一樣(易燃)。”劉家明說。

香港勞工處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中提到,所有在棚架面上裝設的保護網、保護幕、防水油布或塑膠帆布均應具備適當的阻燃特性,並符合認可標準。

劉家明一個鄰居說自己的哥哥、媽媽、外籍家庭傭工都被困在火場裡,3人發給鄰居的最後一張照片是他們在流鼻血。

27日上午9時,救援仍在繼續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孔澤思攝

多位內地建築業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高層火災救援的難點就在於消防雲梯難以達到高層救援,也存在消防栓水壓不穩定、人員逃生緩慢的難題。另外,香港維修樓宇外圍的竹棚架本身也是易燃材料。

“在香港還沒親眼見過這麼大的火災,之前只聽說過元朗的山火,這是第一次聽說居民樓起這麼大的火,但是不想見到,不想見到有這麼大的火(發生)。”一位路過宏福苑的香港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