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拉尼娜”冷冬未至,東風日產的寒冬卻已來臨。
東風日產雙品牌10月終端銷量為95314輛,同比下滑23.26%,環比增長12.46%,這已是東風日產連續6個月同比下滑;1-10月累計銷量為924641輛,同比下滑0.77%,上半年累積的增長優勢已被攤平,不出意外的話,11月份就會呈現雙下滑。
1+1真的大於2嗎?
東風日產只公佈了啟辰品牌終端銷量為10018輛,環比增長111.7%,同比增長23.3%,這已是啟辰迴歸日產懷抱之後的最好表現。由啟辰品牌銷量,可以計算出東風日產品牌銷量為85296輛,同比下滑26.51%,東風日產不僅未起到攜幫帶作用,自身反而深陷泥潭。
雙劍合璧反受其累,雙品牌反而不如單一品牌銷量,去年同期東風日產單品牌銷量為116,072 臺,如今,兩者合計卻只有95314輛,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啟辰迴歸算不上雙贏。
雖然啟辰品牌出現一定起色,但不足以彌補東風日產品牌銷量下滑的缺口。東風日產資訊中,有這麼一句話,“提前佈局、運籌帷幄,方能擁有從容不迫的底氣。”不知道,現在這種局面之下,東風日產意料之中還是出乎意料?六連跌之下,又哪來的底氣和自信從容不迫呢?
老車型苦苦支撐,新車型水土不服。
東風日產一直是轎車和SUV並舉,也是多點開花。現在除了軒逸、天籟外,其他車型均是出現了水土不服現象。東風日產用了這麼一句話,在實力面前,銷量從來不會說謊。
分車型來看銷量,東風日產只公佈了三款車型具體銷量,其中第七代天籟,10月終端銷量17598輛,同比增長66.8%,銷量已突破十萬輛。天籟目前這個銷量,與雅閣、凱美瑞等還是有一點差距,但已是東風日產的支柱了。
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實力面前,銷量從來不會說謊;在不具備一定實力面前呢?不僅讓人想起了奇駿,業界一直質疑奇駿換代之後的銷量,難道這是東風日產借用天籟銷量,在迴應這一話題、不過,天籟的銷量增長,並不能印證奇駿的銷量下滑。
第14代軒逸領銜的軒逸組合,是東風日產的主力車型,10月軒逸終端銷量41896輛,同比下滑23.3%,佔東風日產總銷量43.96%;1-10月累計銷量419049輛,同比增長2.2%。不可否認,軒逸在轎車市場以一己之力,力壓德系朗逸和豐田卡羅拉等選手,月均銷量在4萬輛之上,堪稱王牌車型。
在SUV市場,東風日產並未公佈奇駿銷量,只是釋出了新逍客10月銷量13215輛,同比下滑28.58%;1-10月累計銷量131076輛,同比增長8.1%。逍客車型換代後,銷量同樣不理想,這對於東風日產SUV車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勁客、逍客、奇駿、途樂、樓蘭等東風日產已佈局多款車型,但真正成氣候者有幾款?
以上三款車型和啟辰品牌銷量資料,合計銷量為82727輛,其他車型包含奇駿、騏達、途樂等車型的總銷量僅12587輛,奇駿銷量可想而知,並不樂觀。除了轎車依靠軒逸和天籟苦苦支撐以外,其他車型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更要命的是換代車型水土不服,新奇駿和新逍客均出現新車不給力,銷量下滑也是不被消費者認可的表現。
不排除,東風日產在市場戰略上出現了偏差,並沒有掐準市場脈搏。有訊息稱,為了挽救SUV市場下滑趨勢,東風日產準備“復活”老奇駿,再發揮一下老款車型預熱,為新奇駿爭取一些時間。這樣的伎倆,在軒逸等車型上屢試不爽,只是作為一款20萬級SUV,只靠價格戰是很難贏得消費者認可,況且還是一款三缸機。
花式營銷,華而不實。
東風日產在營銷上一直比較賣力,為了破冰,東風日產試圖以娛樂營銷破局吸睛,請郭麒麟代言全新勁客,試圖吸引年輕化關注和喜愛,參與《這!就是街舞3》,演繹全新一代奇駿的全面強大、無懼battle。聯合科普up宣講日產黑科技,雖然東風日產在營銷上非常賣力,但是所帶來的市場反饋並不積極。
對於銷量下滑,車企一般都會推脫是“缺芯”所致,但是同為日系品牌,本田中國10月終端汽車銷量達到148,377輛,遠高於東風日產雙品牌銷量;一汽豐田10月份銷量為72830輛,同比增長10%,豐田雙雄合計銷量也會高於東風日產。曾與“雙田”勢均力敵,如今差距進一步被拉大。
新能源戰略上的遲緩,才是東風日產更大的危機。東風日產一直以“技術日產”自居,但是在純電市場的遲滯顯而易見,押注混動戰略首款車型遇冷,都讓東風日產電動化轉型舉步維艱。技術日產也好,篤行之心也罷,都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尊重消費者需求,持續創新才能不斷向上而行。
相信,三缸機肯定不是市場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