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聯盟》做公益的第12年,聊聊遊戲能為社會做些什麼


每年9月都是《英雄聯盟》週年慶舉辦的日子,遊戲的年度計劃、線上線下的各類福利與活動、新的聯動消息紛至沓來……可以說,週年慶就是《英雄聯盟》玩家們的節日。今年的活動尤其盛大,過去的一年,《英雄聯盟手游》《金鏟鏟之戰》《英雄聯盟電競經理》相繼上線,大大擴充了“英雄聯盟”系列的產品陣容,也讓周年慶正式升級為了“嘉年華”。

在今年的嘉年華期間,觸樂關注到了兩件有些不一樣的事兒:其一是已落地的公益項目“永恆之森奧恩”的最新進展,另一個則是宣布了“英雄聯盟”全系列產品將參與今年的99公益日活動。

這些消息看著和“遊戲”不那麼直接相關,但對《英雄聯盟》來說倒也算不上新鮮事。在過去的許多年裡,《英雄聯盟》時常會售賣慈善皮膚,並將收入全部捐獻給相應的公益事業。至於99公益日,《英雄聯盟》在2017年就曾參與過,除去線上活動外,在線下為公益活動做志願者的玩家,還可以兌換到當年一票難求的S7門票。

“永恆之森奧恩”關注的重點仍然是教育建設,主要包括廚房和跑道等

《英雄聯盟》參加99公益日的主題大多是關愛弱勢群體。 2017年關注的重點是留守兒童,今年關心的則是孤寡老人。在99公益日推出的答題活動中,每位參與答題的玩家都會為公益日活動積累公益金,活動結束後,騰訊公益將捐獻積累的資金,用於一個援助孤寡老人的項目。

現如今,遊戲參與公益的事情已經不少見,可是當我們談起《英雄聯盟》時,事情還是有些不一樣。做公益的遊戲不少,但十餘年連續專注於這一事業的遊戲可不多——如果追溯歷史的話,《英雄聯盟》參與公益活動的歷史比許多遊戲運營的時間都要長。

一切要從12年前說起。 2010年的愚人節,沃里克的皮膚“披著海牛的狼”發售。除了愚人節固有的詼諧特質之外,這次發售皮膚的最特別之處便在於它開啟了《英雄聯盟》的公益事業。召喚師們每購買一個皮膚,就會向拯救海牛俱樂部捐贈一份善款,用於救助這些瀕危的動物們。

這一皮膚同時結合了節慶詼諧和公益目標

這當然是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好的開始。觸樂始終關注遊戲的社會效應,我們報導過許多這樣的案例。在更多時候,我們是就事論事,為你介紹一場公益活動的台前幕後。但對《英雄聯盟》來說,這樣做或許將會耗費過多的篇幅——自2010年的起點開始,《英雄聯盟》對於公益活動的參與幾乎毫無間斷。

2010年的主題是動物保護,2011年關注地震與海嘯災難過後的人道援助,2012年和2018年的活動與疾病相關,2014年參與冰桶挑戰,2015年邀請奧運冠軍進行公益演講……2017年的活動立足於教育,這個名叫“英雄益起來”的公益項目目的是為中部、西南地區的30所留守兒童學校捐獻多媒體教室。

“英雄益起來”活動吸引了680萬玩家參加,這些玩家們在虛擬世界裡的聲援也轉化成了《英雄聯盟》與騰訊公益的聯合捐款,讓30所留守兒童學校有了更好的教室

這樣簡單且不完整的概括已經足以說明:沒有什麼公益活動不適合與遊戲進行聯動。

延伸閱讀  咒術回戰東堂帥氣動漫頭像來了

有時候,更多是在許多年前,我們會聽見一些質疑聲,比如,遊戲是用來娛樂的,而公益活動背後承載的東西都很沉重,人們會問:“這麼嚴肅的事情用一個遊戲來宣傳合適嗎?”這種疑問可能會讓你想起關於電子遊戲的其他質疑,它們共同展現了人們對數字時代的疑惑和恐懼。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風向慢慢轉變。像《英雄聯盟》這些年所做的工作,聯合其他許多遊戲在同一個方向上的努力,漸漸為更多人所知。人們已經很容易就能發現,遊戲儘管是一種娛樂形式,但它的確可以做很多嚴肅的事情。

讓我們來說一個嚴肅的故事。 2018年,《英雄聯盟》售賣了科加斯的皮膚“暗星”,這款皮膚是由《英雄聯盟》設計師與一個叫做Bryan的小男孩共同設計的。 Bryan正與病魔抗爭,他也是一名《英雄聯盟》玩家,心願便是“與《英雄聯盟》設計師一起製作一款皮膚”。於是,他的願望得到滿足了,並且,更多受疾病所苦的人會因為皮膚售賣的收入而得到幫助。其實也是在這一年,《英雄聯盟》正式開啟了“守護者”公益計劃,每年推出一款慈善皮膚,其全部收益都會用於公益事業,“暗星科加斯”就是“守護者”計劃推出的第一款皮膚。

2019年,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專門發起了公益子品牌LPL Cares,每年《英雄聯盟》電競都會通過賽事舉辦或聯合俱樂部一起參與到公益事業中去。

騰競體育認為,LPL Cares這一品牌的初創理念便在於,LPL是受到年輕用戶群體關注的體育賽事內容,有義務承擔傳播電子競技正能量、給予社會價值的責任。 LPL Cares包含的電競育人、電競擔當兩大主題,也讓人們關注的焦點遠遠不止於勝負。

延伸閱讀  轉生為村民A:龍傲天去救白毛,網友吐槽,白毛衣服咋還在啊

《英雄聯盟》的“守護者”公益計劃網站以時間線列舉了這些年來舉行的公益活動。並非所有的公益活動都列舉其中,這裡主要列舉的是售賣公益皮膚的活動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道理也從來都不難說清楚:儘管遊戲往往意味著娛樂,但這不意味著其中的人們只關注娛樂。每一個“遊戲玩家”都是一個具體的人,而作為人,我們共享著喜怒哀樂。實際上,電子遊戲非常適合參與公益活動。對於公益活動而言,最困難的往往不是獲得資金,而是如何喚起人們的關注。從我們的觀察來看,相比其他公益事業,遊戲公益自帶其受眾的關注——這不是富商巨賈豪擲千金來開一場慈善募捐會,而是千千萬萬普通玩家每人做一點貢獻,共同帶來的巨大的聲浪。 “遊戲”在其中起到的往往只是一種聚合作用,但“遊戲”也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平台。

在連續超過10年參與公益活動之後,《英雄聯盟》已經是在這一領域付出最多的電子遊戲之一,我想,這種參與已經足以充分說明一件事:對公益事業來說,遊戲是一個很好的聚合方式,它能夠喚起人們的注意力,同時還能讓人們保持關注,總之,它把人們聯結起來。

順帶一提,我尤其喜歡的一點是,《英雄聯盟》參與的公益常常都會有明確的反饋。 《英雄聯盟》項目組會在活動過去許久之後發布一份公告,向玩家匯報公益活動或者捐款的具體效果——它們從虛無縹緲的數字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建築、桌椅或是文具。這當然是一個會讓人更樂於從事公益活動的設計,有著電子遊戲行業特有的智慧:極為註重玩家體驗、務必對操作給出必要反饋。

對於這些項目的成果展示,其實我一度懷疑會不會有點“擺拍”,於是就如何驗證捐助成果詢問了《英雄聯盟》項目組。項目組的答復是,他們專程派遣了一名員工前往當地學校,實地去看了落實的成果

我想,這也是《英雄聯盟》項目組這些年來積累的經驗——他們在推出2010年的海牛皮膚時可沒這麼細緻。玩家們也早已習慣,在《英雄聯盟》的公告網站上,你經常能夠看到這些公益活動的發起或是進展匯報信息,這些消息與遊戲內容的各類更新、各個城市的線下活動擺在一起,卻毫不突兀——對《英雄聯盟》來說,這樣的公益項目已經不是一個特別的新聞,而是遊戲日常運轉的一部分。

很大程度上,這也和《英雄聯盟》一貫的價值理念相符合。

是的,不止是勝負。或許一局遊戲總有輸贏,但人生中的許多事情不是勝負所能概括的。在這段旅程中,應該承擔的責任、朋友的支持、對陌生人的關懷、對遠方過著不同生活的人們的關心……這一切都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