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啟動第七波限貸措施,重手壓制土建融與房貸,導致全台土地市場明顯降溫。(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台中市推案量較大的前五名行政區,第一季建地交易規模達600坪以上僅有15件。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說,土地成本是決定房價的關鍵因素,限貸令與高利率環境雙重夾擊下,「建商不想再幫地主打工。」
根據市調資料,目前台中市建地交易主要集中在推案熱區,包括北屯的11期洲際棒球場周邊、廍子、捷運機場區,南屯則以單元二至單元五與13期重劃區最為活絡。
海線地區如沙鹿、梧棲,也因捷運藍線利多受到關注。然而即便如此,第一季沙鹿區600坪以上土地掛零成交,西屯區也僅有1筆交易,顯見整體市況急凍。
▲台中市第一季,在推案量較大的前五名行政區,建地交易規模達600坪的僅有15件。(圖/記者陳筱惠攝)
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限貸政策與高利率環境雙重夾擊下,開發商購地趨於保守,近期土地價格已略為鬆動、回跌約5至10%。但在整體融資環境尚未鬆綁、政策打壓未歇之下,建商推案與購地時程普遍拉長,態度轉趨觀望。
土地市場降溫的趨勢,也反映在臺中市近期的數次土地標售上。資深土開認為:「這幾次台中標售土地,多數開發商僅派員到場蒐集情報,實際投標意願低,成交率與溢價率明顯下滑,顯示市場熱度不再。部分建商甚至宣佈暫停購地,轉向工業不動產、觀光商業地產或加入都更、危老行列,作為未來主力開發方向。」
賴正鎰強調:「台中市土地供給無虞,然而,地主普遍惜售、待價而沽,加上地價稅負偏低、財務壓力小,使得土地價格難以回調,尤其農地重劃變建地,讓不少地主身價倍增成為田僑仔。」
▲賴正鎰認為很多地主都直接調高地價,轉嫁給開發商,只有土地成本下修,房價才有機會降低。(圖/記者陳筱惠攝)
他指出:「這種結構性矛盾正壓抑市場調節機制,也讓建商在高價土地上無利可圖,進一步壓縮房價下修空間。」他說:「土地成本是決定房價的關鍵因素,地價跟建材雙漲,工資也還在高檔,土地佔開發成本的5成以上,過去房子造價曾經每坪平均約9萬多元,現在建築成本已經漲到約25至28萬元,開發商的每年平均利潤不到3%,只賺一點點,都是幫地主打工。」
他認為:「儘管政府已經逐年調高土地持有稅,例如土地增值稅及土地稅的稅率,但很多地主都直接調高地價,轉嫁給開發商,也難怪土地價格一再翻漲,甚至一日三市,只有土地成本下修,房價才有機會降低。」
標題:逾600坪土地1季僅15件成交 賴正鎰:不想再幫地主打工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