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召開最低工資諮詢聯席會 聚焦美國關稅、CBAM 衝擊

上班族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4日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暨諮詢會聯席會」,會中多數委員指出,必須注意、近期匯率飆升,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2026年元旦上路,對於勞資雙方以及最低工資的影響。勞動部預計9月底之前,將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

根據數據統計,我國最低工資已連續調整九年,自2016年月薪2萬8元、時薪126元,調整至2025年2萬8,590元、時薪190元。

勞動部政務次長李健鴻於今日會後轉述。他表示,會中有一些委員肯定,最低工資每年微幅調整3%至4%,對於改善低薪勞工的問題有正面助益。今天有兩個討論案,第一是今年前幾個月,參採指標、各項法定指標的一些變動;第二是研究小組報告,今年1月1日調整最低工資後,對於失業率、物價水準,以及經常性薪資的影響。

李健鴻提到,勞方委員比較關心幾個部分。勞委認為最低工調整漲有優點,但他們還是希望最低工資調整的效果,必須要關注CPI的調整對於低薪勞工的生活成本壓力,是否真的有改善。也有勞委認為,應該關注調整後,勞工績效對於實質薪資的成長程度。

李健鴻表示,另有勞委提醒,應該關心非典型就業型態的勞工,因為此類勞工人數正在變多,調整薪資後對於他們是否有實質幫助。也有學者委員及勞委提到,最低工資的調整,南部勞工的受惠人數比較多。

李健鴻指出,不分勞方與資方委員,今天多數委員提到一個共通點,美國關稅對於我國下半年經濟發展、物價水準、勞工權益、事業單位營運,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希望政府妥善研議有效協助勞工的措施。部長洪申翰回應,不論美國關稅宣布調整的幅度如何,勞動部會盡全力保障勞工的工作權,協助勞工因應衝擊。

李健鴻說,有資方委員提到,除了美國關稅之外,近期匯率飆升,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過去兩年多經歷調整期,2026年1月1日即將實施,台灣有六個產業會受到影響。環境部在過去兩年間,有協助可能受影響的行業,提早做準備,但資委認為CBAM實施後,對於台灣出口到歐盟的事業單位,成本壓力仍會上升。

綜上所述,美國關稅及CBAM,是委員們認為未來要調整最低工資時,需要關注的兩個重點。

李健鴻也說,有委員表示,最低工資法已經上路了,希望9月調整最低工資時,要依法辦理。洪申翰解釋,今天的最低工資審議會暨諮詢會聯席會,就是依照最低工資法來處理。例如會中安排第一個案子,就是要跟所有委員報告,今年1月至5月最新的各項法定指標變動情況。

條平司長黃琦雅表示,依法最低工資審議會是在第3季才會召開,在召開審議會之前,相關的數據,勞動部會配合主計總處公布的數據再做更新,不會完全依照今天所報告的指標去進行。原則上,9月底之前會規劃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


標題:勞動部召開最低工資諮詢聯席會 聚焦美國關稅、CBAM 衝擊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