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性能旅行車的那些事 新世代 Audi S5 Avant 依舊熱血優秀


全新一代 Audi S5 Avant 仍舊傳承了奧迪性能旅行車的衣缽。 記者趙駿宏/攝影

在 SUV 獨霸市場的今日,奧迪 仍堅持於產品陣容中保留 前衛 車型。這不僅是對品牌傳統的延續,更是一種對駕駛者生活樣貌的詮釋。對於多數人而言,S5 Avant 是一台能同時滿足日常實用與駕馭樂趣的車,在成熟與熱血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從外型來看,2025 年式的 S5 Avant 並未刻意營造過於誇張的侵略感。整體輪廓仍維持 Avant 一貫修長的車身比例,車長來到 4,835 mm,軸距則為 2,895 mm。細節之處透過專屬 S5 銘牌、霧銀飾條、20 吋鋁圈與雙邊四出排氣,點出其 S 銘牌下的性能定位。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車長 4,835 mm,軸距則為 2,895 mm。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車長 4,835 mm,軸距則為 2,895 mm。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20 吋鋁圈 輪胎尺碼為 245/35 R 20 。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20 吋鋁圈 輪胎尺碼為 245/35 R 20 。 記者趙駿宏/攝影
象徵 S 車系的四出排氣尾管依舊傳承下來。 記者趙駿宏/攝影
象徵 S 車系的四出排氣尾管依舊傳承下來。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照明科技方面,Matrix LED 頭燈提供精準的光型控制,而數位 OLED 尾燈則和日行燈皆具備 8 種動畫光型,甚至能當後方車輛靠近時會自動調整尾燈光型,讓車輛在夜間行駛時兼具辨識度與科技感。

S5 Avant 標配 Matrix LED 頭燈,並有 8 組日形燈樣式可選。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標配 Matrix LED 頭燈,並有 8 組日形燈樣式可選。 記者趙駿宏/攝影
Matrix LED 頭燈與數位 OLED 尾燈則皆具備 8 種動畫光型。 記者趙駿宏/攝影
Matrix LED 頭燈與數位 OLED 尾燈則皆具備 8 種動畫光型。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標配 Tech pro 升級套件含 OLED 尾燈含數位光型變化。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標配 Tech pro 升級套件含 OLED 尾燈含數位光型變化。 記者趙駿宏/攝影
OLED 尾燈具備 8 種動畫光型,後方車輛靠近時會自動調整光型。 記者趙駿宏/攝影
OLED 尾燈具備 8 種動畫光型,後方車輛靠近時會自動調整光型。 記者趙駿宏/攝影

打開車門,Audi 最新世代的數位座艙布局映入眼簾。11.9 吋數位儀錶、14.5 吋中控 OLED 觸控螢幕,加上 10.9 吋副駕螢幕,形成完整的三螢幕架構。語音助理「Hey Audi」在操作上已趨成熟,能支援導航、空調甚至部分車輛控制,提升使用便利性。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當然也都有支援。

新世代 Audi 的座艙由 11.9 吋數位儀錶、14.5 吋中控 OLED 觸控螢幕,加上 10.9 吋副駕螢幕組成。 記者趙駿宏/攝影
新世代 Audi 的座艙由 11.9 吋數位儀錶、14.5 吋中控 OLED 觸控螢幕,加上 10.9 吋副駕螢幕組成。 記者趙駿宏/攝影
新世代車載 MMI 系統,在使用一些基本的外部 App 上已可以實現。 記者趙駿宏/攝影
新世代車載 MMI 系統,在使用一些基本的外部 App 上已可以實現。 記者趙駿宏/攝影
14.5 吋中控 OLED 觸控螢幕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 記者趙駿宏/攝影
14.5 吋中控 OLED 觸控螢幕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 記者趙駿宏/攝影
10.9 吋副駕螢幕在 S5 Avant 上為標準配備。 記者趙駿宏/攝影
10.9 吋副駕螢幕在 S5 Avant 上為標準配備。 記者趙駿宏/攝影

在用料方面,Audi 選擇了部分環保材質,這確實符合永續趨勢,但相較於過去一貫的紮實氛圍,某些塑料觸感顯得略為「輕盈」。不過,整體座艙的面料鋪陳倒還算精緻,麂皮與真皮搭配的跑車座椅仍維持良好支撐性,並提供電動調整、按摩與通風和加熱功能。

車室內的面料雖然改變,但仍舊不減 Audi 在座艙鋪陳的設計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車室內的面料雖然改變,但仍舊不減 Audi 在座艙鋪陳的設計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Fine Nappa 的進階版跑車座椅,包覆性與舒適性兼顧。 記者趙駿宏/攝影
Fine Nappa 的進階版跑車座椅,包覆性與舒適性兼顧。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標配雙前座通風/加熱座椅。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標配雙前座通風/加熱座椅。 記者趙駿宏/攝影

而駕駛座車門上的頭燈、後照鏡與記憶座椅整合的觸控板,是 Audi 新世代車型的家族化設計,好不好用端看個人主觀意識,但肯定是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的,畢竟觸感上沒有實體好、位置上也的確標新立異。

新世代 Audi 頭燈與後照鏡控制面板整合在一塊。 記者趙駿宏/攝影
新世代 Audi 頭燈與後照鏡控制面板整合在一塊。 記者趙駿宏/攝影

全車系標配 Bang & Olufsen 3D 高階音響,搭配無線充電板、大面積的抬頭顯示器與氛圍燈,讓座艙科技與豪華氛圍取得平衡。唯一較可惜的是並未標配全新可調光式全景天窗,在旅行車上就少了那麼一味。

全車系標配 Bang & Olufsen 3D 高階音響,16具揚聲器。 記者趙駿宏/攝影
全車系標配 Bang & Olufsen 3D 高階音響,16具揚聲器。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標配 MMI升級套件,內含大型 HUD 抬頭顯示器。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標配 MMI升級套件,內含大型 HUD 抬頭顯示器。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數位座艙當然也有華麗的氛圍燈可供選擇。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數位座艙當然也有華麗的氛圍燈可供選擇。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控台下方配有手機無線充電板。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控台下方配有手機無線充電板。 記者趙駿宏/攝影

作為 Avant 旅行車,空間自然是重點之一。S5 Avant 的行李廂容量為 476 公升,後座椅背可依 40:20:40 比例傾倒,最大可擴充至 1,424 公升。對比同級 SUV,雖然高度不及,但在行李廂開口與裝載便利性上,旅行車反而更為優勢。

S5 Avant 的行李廂容量為 476 公升,後座椅背可依 4:2:4 比例傾倒,最大可擴充至 1,424 公升。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的行李廂容量為 476 公升,後座椅背可依 4:2:4 比例傾倒,最大可擴充至 1,424 公升。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的行李廂容量為 476 公升,後座椅背可依 4:2:4 比例傾倒,最大可擴充至 1,424 公升。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Avant 的行李廂容量為 476 公升,後座椅背可依 4:2:4 比例傾倒,最大可擴充至 1,424 公升。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車廂還配有拉桿可一鍵傾倒後座椅背。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車廂還配有拉桿可一鍵傾倒後座椅背。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腿部空間在標準軸距下仍算充裕,但因為四驅系統造成的中央隆起會對中央乘客的乘坐舒適性造成影響,建議還是乘坐四人為主。

後座空間也在水準之上。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空間也在水準之上。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座椅的面料與菱格紋也能顯現出 Audi 在座艙上仍保有豪華質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座椅的面料與菱格紋也能顯現出 Audi 在座艙上仍保有豪華質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第三區恆溫空調還附有後座加熱座椅功能。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第三區恆溫空調還附有後座加熱座椅功能。 記者趙駿宏/攝影

動力核心為更新後的 3.0 升 V6 渦輪增壓引擎,代號 EA839。最大輸出 367 PS 馬力、550 Nm 扭力。0-100 km/h 加速約 4.5 秒,在性能旅行車領域算是相當均衡的數據。

代號 EA839 的 3.0 升 V6 引擎,在經過升級後可輸出367 PS/550 Nm。 記者趙駿宏/攝影
代號 EA839 的 3.0 升 V6 引擎,在經過升級後可輸出367 PS/550 Nm。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不同於過往,這次 S5 Avant 搭載了 MHEV Plus 輕油電系統。除了一般 48V 皮帶驅動啟動馬達外,還在 S-tronic 七速自手排輸出軸配置一具PTG電動馬達(可額外輸出 24 PS / 230 Nm)。在低速起步或市區走走停停時,電驅動能夠提供順暢推進,甚至能在純電模式下以最高 140 km/h 行駛,雖然續航不長,但足以在部分路段降低油耗。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實際駕馭時,動力輸出屬於線性而不急躁的風格。日常行駛下顯得平穩從容,但當駕駛切換至 Dynamic 模式、深踩油門時,渦輪加速與電機輔助會同時湧現,帶來更緊湊的加速體驗。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底盤採用前後五連桿懸吊,並降低 20 mm,搭配主動阻尼控制。Comfort 模式下,車輛能有效吸收一般道路的不平整,舒適感受與 A5 Avant 相差不遠。但在 Dynamic 模式下,阻尼明顯收緊,車身反應更緊密。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可程式化動態系統,可自行調整需要的駕駛模式,也可自定義調整懸吊、引擎、變速箱等反應。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可程式化動態系統,可自行調整需要的駕駛模式,也可自定義調整懸吊、引擎、變速箱等反應。 記者趙駿宏/攝影

S5 的轉向機械感與控制手感相當直覺,搭配電子控制多片離合器且附有附運動化差速器的 quattro 四驅系統,入彎時車頭反應準確,車尾則會迅速跟上,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體感,即便在快速過彎時,整體循跡性也令人十分安心。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相比同集團採用四缸高輸出 EA888 引擎車型的強烈爆發感,S5 Avant 的 V6 引擎調性顯得更為理性,不會在公路上讓人有種挑釁和躁動感,而是給予一種「可以快,但不必時時快」的安心感。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輔助駕駛方面,標配包含 ACC 主動定速巡航、車道偏離警示、後方橫向車流輔助與盲點警示等功能。在都會或長途駕駛時,能大幅降低駕駛負擔。

輔助駕駛部分, ACC 主動定速巡航、塞車輔助系統等都相當齊全。 記者趙駿宏/攝影
輔助駕駛部分, ACC 主動定速巡航、塞車輔助系統等都相當齊全。 記者趙駿宏/攝影
360 度環景影像系統。 記者趙駿宏/攝影
360 度環景影像系統。 記者趙駿宏/攝影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市場提供的車道維持輔助功能(車輛能在彎道中自動保持在車道中央),目前尚未於亞洲市場導入,預計最快 2026 年才會開放。對於習慣高速公路長途通勤的使用者來說,這仍是個小小遺憾。

可惜的是,Audi 在亞太地區依舊沒有開放車道置中功能,僅有車道偏離警示。 記者趙駿宏/攝影
可惜的是,Audi 在亞太地區依舊沒有開放車道置中功能,僅有車道偏離警示。 記者趙駿宏/攝影

官方數據顯示,S5 Avant 的 WLTC 平均油耗為 13.3 km/L。考量到其 3.0 升 V6 動力與 1.9 噸車重,這樣的數據在性能旅行車領域算是相當不錯。MHEV Plus 系統確實在市區走停間帶來顯著助益,也讓駕駛更容易在性能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如果單純以性能角度來看,S5 Avant 並非最激進的選項,還有老大哥 RS 車型尚未問世,但在目前的產品規劃看來,若預算充足 S5 Avant 或許才是那個最面面俱到的車款。

現在 B 柱的窗框上,都有 Audi 的車型名稱。 記者趙駿宏/攝影
現在 B 柱的窗框上,都有 Audi 的車型名稱。 記者趙駿宏/攝影

這是一台能陪伴家庭出遊的旅行車,後廂能輕鬆裝下大量物品,後座能滿足家人的乘坐需求。但在週末一人獨駕時,它也能以渦輪六缸的聲浪和穩健的底盤,提醒駕駛心中那份不滅的熱血。

在 SUV 盛行的今日,堅持旅行車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態度。對於理性與感性並重的駕駛者而言,Audi S5 Avant 正好提供了一個恰到好處的答案。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Audi S5 Avant。 記者趙駿宏/攝影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