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採用空運的電商貨現多已轉向海運,並改以一般貨輸美。(圖/港務公司)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8月29日起,美國終止針對所有國家的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免稅,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當日發佈了指引,按各國對等關稅稅率收取每件貨80、160與200美元固定稅額,目前已有30國家郵政暫停收寄發往美國的商品類郵件。攬貨業者指出,現在電商貨多改以一般商品運送,原採用空運的商品,也多已轉往海運。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關稅公布的辦法,對等關稅低於16%的國家(如英國與歐盟),每件收取80美元;關稅介於16%至25%的國家(如印尼、越南與台灣),每件160美元;稅率高於25%的國家(如中國、巴西、印度與加拿大)每件200美元;價值低於100美元的文件、禮品等個人包裹或可豁免。
攬貨業指出,多數國家對等關稅稅率在16%至25%之間,根據按件計收辦法,等於800美元商品要付20%稅金,400美元商品要付40%稅金,200美元商品要付80%稅金,因此多數改以一般貨物進入美國。
在運送方面,在航空公司都已明確表示,無法建立代繳美國關稅機制,因此將無法載運郵件至美國,只能委託快遞公司運送,而快遞運費高於一般航空貨運,估計多數電商貨都會改採海運運送。
今年2月中台北市進出口公會(IEAT)舉辦的「川普電商新政來襲!台灣企業的危機或轉機?」專題研討會,亞馬遜全球開店物流項目資深經理李瑄透露,中國輸美國的電商貨,九成是以海運運送,不是外界想像的多數是以空運運送。
Newegg資深帳戶經理楊燦傑則指出,台灣賣家近五成從大陸出貨,影響相當大,需要改變出貨地並分散市場。他也指出會採用空運的是急貨與體積小的商品。
美國是在5月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取消小額包裹免稅,當月亞洲飛往北美的航空貨運量同比減少了10.7%,中國對美低價電商包裹的空運出貨量在5月大跌43%。
大陸媒體形容,8月底開始美國對全球「一刀切」,對於中國來說反而公平了,中國不再是唯一的受害者,在許多跨境電商商品供應鏈方面,中國仍擁有巨大優勢。
義烏跨境電商的反應偏向於平淡。 其中一方面是因為對美出口在義烏跨境電商交易總額中本就佔比不高,另一方面則是眾多跨境電商賣家已經通過將貨物提前備至海外倉來規避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對於跨境電商免稅進口的緊縮政策,目前所知包括歐盟、墨西哥、越南、英國、日本都已經在調整跨境稅收政策,全球範圍內,終結小額免稅政策已成為跨境貿易的監管趨勢。
根據美國海關統計,2024財政年度約有13.6億件、總值約646億美元的小額包裹透過免稅門檻進入美國市場,其中約73%來自中國。
標題:美國公布小額包裹稅率 電商貨改以一般商品運送並轉向海運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