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衣少年×向日葵=行走的梵高!馬嘉祺神圖殺瘋

馬嘉祺《我的劇綜搭子》直拍剛出,站姐“@霽月聽風”把原圖甩進超話不到十分鐘,P圖博主“@調色盤沒有盤”就跟上:飽和度拉高、筆觸加粗、背景虛化出星月夜般的漩渦,一襲松綠西裝的少年被向日葵團團圍住,像從1890年阿爾勒的畫布上走下來,連耳返线都被P成油彩拖尾。評論區瞬間哀嚎:這哪是愛豆,這是“人間印象派”!

“@霽月聽風”回憶,當晚舞台燈光偏冷,她原片裏馬嘉祺被藍光罩住,“像凍住的薄荷糖”。她抱着試試的心態把原圖丟給“@調色盤沒有盤”,只說了一句:“想要梵高那種發瘋般的熱烈。”後者熬到凌晨三點,用Procreate 把向日葵一朵朵“種”上舞台:先拿幹筆刷掃出厚塗紋理,再把馬嘉祺的輪廓用“動感模糊”拉出星軌,最後疊了一層 8% 的噪點,模擬油畫龜裂紋。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色彩共情”。梵高筆下的黃與綠,本質是高飽和度的互補色,自帶“情緒放大器”功能;而馬嘉祺當晚的松綠西裝,在冷光裏被映成低明度青綠,正好與向日葵的鉻黃形成180°色環對衝。P圖師只是把那0.5 倍的“對衝”拉到 2.0,就讓“安靜”與“熾熱”同框——像極了少年清冷聲线與爆裂高音的反差。於是,一場本屬於 19 世紀的神經質浪漫,在 2025 年的舞台燈裏找到了共振頻率。

展開全文

去年,有人把宋亞軒P進莫蘭迪的灰瓶子,把劉耀文塞進克林姆特的金箔,但都只是“背景替換”。馬嘉祺的向日葵之所以出圈,因爲P圖師讓“筆觸跟着肌肉走”:少年擡手,油彩就向上撕裂;少年俯身,花瓣便隨重力垂落——像梵高真的在替他畫寫生。評論區最高贊寫道:“以前的圖是‘人貼畫’,這次是人畫合一。”

“@調色盤沒有盤”被催更到崩潰,幹脆开了直播教學。第一晚,20 萬人湧進直播間,她把圖層一一拆开,像“把油畫刀遞給觀衆”。“不是教你追星,是教你用顏色講情緒。”她現場演示:把一張普通夜景拖到PS,先拉一條“梵高黃”漸變,再拿“粗糙蠟筆”濾鏡朝對角线刷——30 秒,平平無奇的街景長出滾燙的靈魂。彈幕刷屏:“原來藝術不是高嶺之花,是可以Ctrl+S 的偏愛。”


標題:綠衣少年×向日葵=行走的梵高!馬嘉祺神圖殺瘋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