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證策略:本輪市場上漲由何貢獻?

我們將A股和港股的近一年漲幅拆分爲盈利貢獻、估值貢獻和股息貢獻,其中估值貢獻進一步拆分爲無風險利率貢獻和風險偏好貢獻。

近一年全A上漲的50.66%中,股息貢獻1.85%,盈利貢獻6.5%,無風險利率貢獻14.1%,風險偏好貢獻28.2%。

近一年恆生綜指上漲的55.47%中,股息貢獻2.99%,盈利貢獻10.56%,無風險利率貢獻25.34%,風險偏好貢獻16.59%。

對年初以來A股各一級行業漲跌幅進行拆分,漲幅居前的通信、有色、傳媒、機械、電子盈利貢獻均爲正,漲幅落後的煤炭、石化、食飲、公用事業、建築主要受盈利下行同時估值上行有限拖累。

A股各二級行業看,漲幅居前的二級行業盈利貢獻大多爲正,而地面兵裝、玻璃玻纖、金屬新材料、自動化設備、汽車零部件、小家電、橡膠盈利貢獻爲負,主要受估值驅動。漲幅落後的二級行業盈利貢獻大多爲負,而航空機場、非白酒、白電、軌交設備、乘用車、航運港口、通信服務、證券、貿易盈利貢獻爲正,主要受估值拖累。

對年初以來港股通各一級行業漲跌幅進行拆分,漲幅居前的農牧、輕工、有色、醫藥、鋼鐵、電子等行業盈利貢獻均爲正。漲幅落後的行業中,社服、建築、石化、煤炭主要受盈利下行同時估值上行有限拖累,而家電、公用事業、交運盈利貢獻爲正,主要受估值拖累。

港股通各二級行業看,漲幅居前的二級行業盈利貢獻大多爲正,而自動化設備、半導體、醫療器械、通信設備盈利貢獻爲負,主要受估值驅動。漲幅落後的二級行業中,本地生活服務、基礎建設、家居用品、中藥、航空機場、摩托車、玻璃玻纖等行業主要受盈利拖累,而專業服務、焦炭、出版、紡織制造、鐵路公路、光伏設備等行業盈利貢獻爲正,主要受估值拖累。

風險提示

僅公开資料整理,不涉及投資建議及研究觀點

注:本文來自公衆號《堯望後勢》,作者:張啓堯團隊


標題:興證策略:本輪市場上漲由何貢獻?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