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日電)中央銀行18日公布最新預測,將今年經濟成長率大幅上修至4.55%,但也提到台灣經濟面臨5大不確定性,並以美國關稅政策居首,尤其是232條款若針對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加徵關稅,可能衝擊台灣出口表現。
央行最新經濟預測,估2025、2026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4.55%及2.68%,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較6月的3.05%,大幅上修1.5個百分點。
不過央行指出,台灣經濟面臨美國關稅政策細節未明,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走向,全球經濟與通膨不確定性,中國大陸結構性問題的外溢效應,以及政府產業支持措施成效5大不確定性,將影響下半年與明年經濟表現。
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
- 目的:針對進口特定產品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進行調查與認定
- 調查機關: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
- 作法:若認定進口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總統具有對進口該產品採取調整措施的裁量權,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措施(如研發補助等)
- 申請人:可由利害關係人、任何部會或機關首長提出申請;商務部長也可以基於職權主動展開調查
- 程式:商務部應於決定調查展開日起270天內,向總統提出報告說明認定結果及建議因應作法;總統收受報告90天內決定是否採取調整相關措施,並應於作出該決定30天內向國會提出書面理由;若決定採取措施,須於15天內執行,並向國會提出最終報告
,針對半導體與資通訊等產業調查結果,可能對全球相關供應鏈的生產與投資布局造成衝擊。
央行憂心,若美國依232條款對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加徵關稅,將推升電子相關產品價格,進而衝擊台灣相關產品出口表現。
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走向,將牽動國際資金流向。美國聯準會考量就業市場放緩,採取降息措施;中國人民銀行因經濟成長趨緩,持續實施寬鬆政策;歐洲央行(ECB)暫緩降息,並視最新經濟數據、通膨走勢,調整貨幣政策;日本央行(BoJ)持續評估美國關稅措施的影響,若經濟與物價情勢改善,仍將進一步升息。
央行認為,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分歧,牽動未來國際資金流向,進而影響全球股市、匯市及債市的穩定性。

中國大陸方面,央行指出,中國大陸內需疲軟,持續輸出過剩產能,加劇全球市場競爭,不利於全球經濟與台灣出口表現。
面對美國關稅不確定性,政府提出支持措施,央行也提醒,政府支持措施的執行成效,左右產業發展與就業市場穩定,這攸關國內經濟表現後續動能。(編輯:潘羿菁)1140920
標題:央行列台灣經濟5大不確定性 232條款埋出口隱憂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