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和平廠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簡稱RRRC)」今天上午正式啟用,不僅是台灣第一座用水泥窯處理生活垃圾的「」,它還結合了博物館、餐廳和環境生態教育的多功能場域,讓焚化爐不再是鄰避設施。
有別於一般焚化爐,台泥RRRC的關鍵技術是使用了一座氣化爐燒生活垃圾,不像一般焚化爐用900到1000度把垃圾燒成灰、留下底渣,必須另外處理,而是改用500度高溫,讓垃圾轉化成可燃性氣體,這些氣體透過管道取代台泥水泥窯的煤炭,省下3%的用煤量;焚燒產生的飛灰和殘渣,則轉為製作水泥的生料,百分之百循環利用。
「這座焚化爐沒有汙染防治設備,但大家聞不到任何怪味。」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說,5、6年前他承諾花蓮鄉親,要在DAKA園區蓋一座處理廠協助處理在地垃圾,而且要有美感和觀光效益,他把圖畫出來之後,引起部分鄉親疑慮和抗議,他花了很大的力氣溝通,「今天我交卷了,希望大家會滿意。」
台泥表示,這座氣化爐從國外進口,利用這套技術不僅達成「轉廢為能」,也因為獨特的技術和溫度控制,讓戴奧辛等汙染物遠低於法規標準,僅標準的十分之一,也不對外排放,廠區也聞不到任何異味。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垃圾焚化系統也不像一般垃圾焚化爐把燃燒熱能轉為發電,而是直接供水泥窯製程使用。台泥表示,一般焚化爐把熱能作發電使用的熱能轉換效率僅19%-20%,RRRC氣化爐直接供水泥窯的熱能轉換效率高達37%,效率更高。
花蓮縣環保局副局長王志惠說,花蓮縣因缺乏焚化爐,垃圾須長途北送或堆置境內掩埋場,目前還有一定數量待處理。台泥2019年以「水泥窯協同處理垃圾」參與民間自提BOO案,如今實現每天處理200噸垃圾的成果,解決花蓮垃圾處理的燃眉之急,而且垃圾處理無臭無味、與環境共好,成為垃圾處理模範生,未來縣府仍將持續監督該廠運作。
今天啟用剪綵典禮主要邀請秀林鄉、和平村及鄰近宜蘭澳花村的意見領袖見證。台泥表示,RRRC不僅是全台首座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的示範場域,也是一座結合環境教育與餐廳、博物館的觀光新地標,未來將開放民眾預約參觀。
張安平表示,溫室氣體與空汙是環境與人類生存警訊,台泥不應只是生產水泥的企業,更要善用水泥窯的高溫技術協助社會處理垃圾與各式廢棄物,減少碳排與汙染,這是水泥產業在新時代的重要價值。
RRRC營運團隊優先招募當地社區居民,除參與就業,也扮演監督力量。目前15名成員中有12人設籍和平村,11人為原住民,其中有多名女性經過台泥出資培訓取得「固定式起重機操作人員證照」,成為抓鬥操作員,成為部落新興女力。


標題:焚化爐也是博物館和環境教育場域 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今啟用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