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銀行、《ETtoday》攜手舉辦理財憑中信線上直播講座。(圖/中信銀提供)
記者巫彩蓮/台北報導
迎接超高齡社會,臺灣人真的準備好了嗎?辛苦一輩子,賺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好好迎來美好的樂齡生活?「養兒防老」的觀念正在改變,特別是年輕世代對於老後依靠子女照顧的期待也逐漸式微,及早規劃才能做好超前部署樂齡財務規劃。
中國信託銀行與《ETtoday》攜手舉辦理財憑中信線上直播講座,由資深財經主播劉姿麟專訪中國信託銀行與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將在2025年10月7日(週二)晚上7點於中國信託財富管理LINE官方帳號,與大家分享面對老後生活,如何及早準備才能夠用又安心。
根據中國信託銀行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攜手發布《2025家庭理財暨樂齡金融白皮書》,針對35歲以上年齡層的家庭角色客群進行深度訪談,完整分析人口、家庭、退休、照護與財務傳承等議題,包括單身照顧父母者、三明治族、與子女同住長輩等多元家庭型態,本次不僅為數據調查,更可成為未來家庭財務「行動指南」。
三明治世代壓力大 理財需及早部署
中國信託銀行理財專家指出,當前30至55歲的「三明治世代」最常面臨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雙重壓力,加上通膨與物價高漲,光是「活在當下」就已不容易,更遑論為退休或傳承做長期準備。專家提醒,理財絕不能等,應及早檢視自身財務狀況,並透過「活、留、存」財富金三角概念,建立規律的財務規劃,才能兼顧生活品質與未來保障。
養兒防老觀念淡化 自我退休規劃當道
資誠執行董事則分析,隨著世代價值觀轉變,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逐漸式微,年輕一代更傾向「養自己防老」。調查發現,受訪者普遍希望提早退休,卻缺乏實際規劃,形成「想得多、做得少」的矛盾。即使願意給下一代最好的教育與生活條件,但一旦提到財產傳承,許多人卻因不知如何開口或擔心引發爭議,而選擇避而不談,導致資產移轉時機延誤。
及早規劃 才能無憂享受樂齡人生
中國信託銀行表示,無論財力多寡,理財關鍵在於「提早開始」,透過紀律投資,逐步打造屬於自己的樂齡藍圖。專家也提醒,妥善的退休規劃應搭配傳承計畫,避免因突發狀況導致家庭糾紛,才能真正守護一生心血、擁抱美好的樂齡生活。
標題:超高齡社會來襲!樂齡財務規劃超前部署 10/7理財憑中信見分曉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