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25“蓉漂人才薈”中國傳媒大學專場活動在北京舉行。此次活動由四川省委人才辦指導,成都市委人才辦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牽頭,成都市錦江區、青羊區、郫都區共同承辦。活動通過政策發布、項目簽約、人才分享、現場招聘等形式,用滿滿誠意向中國傳媒大學的學子發出“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的深情邀約。
引才誠意滿滿 ,多級聯動共赴人才之約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張紹華在歡迎詞中表示:“成都是一座能夠讓年輕人充分施展抱負的城市,看到成都市帶着崗位、項目、政策上門,深切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對中傳學子最真誠的肯定和厚愛。”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辜學斌從人才政策供給、創新創業支持、人才暖心服務等多個維度,系統推介了成都市人才發展價值生態,詳細介紹了引才的“蓉漂人才錦鯉計劃”和育才的“蓉城英才錦城計劃”等支持措施,向廣大學子傳遞了成都助力人才“魚躍龍門、前程似錦”的滿滿誠意。並誠摯邀請廣大學子及八方英才深入成都,感受拼搏奮進的創新創造氛圍與宜居宜業的幸福美好生活,並在這片熱土上施展才華、實現夢想。
推介會現場,“蓉漂”引才工作站落地中國傳媒大學,並舉行了授牌儀式。隨後,成都市政府駐京辦、成都文旅集團和中國傳媒大學進行了“三方合作協議”的簽約儀式,未來三方將攜手共建就業育人基地,在產教融合、人才定向培育、校地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新路徑、落地新機制。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駐京辦主任馬德鴻表示,成都市政府駐京辦作為成都在京的重要窗口和橋樑,長期致力於服務首都與成都兩地的交流協作,此次走進中傳開展專場活動並促成簽約合作,希望將中傳的人才、學科等優勢與成都的城市發展機遇深度融合,推動校地共促互進。
“蓉漂人才說”打動青年,成都是夢想生根發芽的地方
在“蓉漂人才說”分享環節,兩位來自中國傳媒大學,並在成都發展的優秀校友帶來了真實鮮活的故事。
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諮詢總監、2015屆校友余昉瑞分享了自己在成都參與人工智能與網絡視聽產業規劃的經歷。“在成都,我能參與城市級產業政策制定。成都對年輕人的信任,是我留下來的最大原因。”余昉瑞說。
每日經濟新聞AI智庫負責人、2016屆校友溫沐夏則以“內容+AI”的創新經歷吸引了現場同學。“成都的傳媒氛圍特別活躍,各類平台、智庫、科研機構對人才都非常渴求。我策劃的《AI煮酒》系列短視頻能夠在成都誕生,是因為得到了身邊同事的支持。”溫沐夏補充,“成都就像一個願意傾聽你、成全你的城市。”
雙選會火熱,40餘家企事業單位“上門”攬才
雙選會現場,40餘家成都企事業單位設置崗位諮詢台,提供傳媒、文旅、科技等熱門崗位。招聘區人頭攢動,不少學生帶着作品集排隊與企業溝通。錦江區、青羊區、郫都區在現場專門設置了政策諮詢台,向青年學生詳細介紹住房、就業、實習和“人才綠卡”等相關政策。現場,一位四川籍的畢業生感慨:“第一次感覺政策離我這麼近。”隨後,相關領導走進招聘會現場,與學生代表、招聘單位深入交流。
據了解,本次專場活動主要為落實四川省委及成都市委全會精神,促進成都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為目的,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進行,累計組織在蓉相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41家重點用人單位,釋放140餘個優質崗位,共收到簡歷1482份,現場達成就業意向42人。
現場專訪》》》
參會各方這樣說
錦江區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說:“錦江區為新媒體、影視、文創企業定製了專項政策,並對來蓉實習的傳媒青年設置了補貼。我們來北京不是發傳單,是帶着崗位來談未來。”
青羊區委人才辦代表稱:“青羊區的文化底蘊深厚,博物館、藝術機構、視頻內容公司集聚。我們非常需要懂傳播、懂敘事、懂科技的複合型青年。”
郫都區委人才辦代表表示:“郫都區是成都影視產業的重要基地之一,未來將持續為青年創作者提供創業空間、內容扶持和項目孵化。”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學生小李期待:“成都崗位多,政策具體、誠意十足。我已準備投簡歷,到成都工作和生活。”
參會企業代表(成都文旅集團)介紹:“本次帶來了30多個內容策劃、運營、編導崗位。目前,意向簽約數量超過預期。”(宋凱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