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聽瀾發現,有些日本政客真的很“勇”,嘴上不服軟,心裡還打着小算盤。
高市早苗這次不僅拒絕為挑釁中國的言論道歉,還擺出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彷彿台灣問題她說了算。
更離譜的是,一邊叫板中國,一邊還想着讓日本擠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位置。
但問題是,中方代表一句乾脆的“沒有資格”,就能讓這個入常夢碰得灰飛煙滅……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可不是隨口一說,它的邏輯鏈條能追溯到2015年安倍政府推出的新安保法。
“存亡危機事態”這個模糊概念允許日本,即使沒被直接攻擊,也能借口“密切關係國家遭受攻擊”來出兵。
這樣一來,她就把中國台灣問題硬塞進日本所謂的“安全範疇”,從法律到政治,為軍事干預找理由。
說白了,這種手法就是為右翼勢力修憲擴軍鋪路。
聽瀾注意到,她在自民黨內安插不少“親台派”,很多都是日華議員懇談會的骨幹。
這種政治布局很明顯就是為了打一張“台灣牌”——製造外部危機,凝聚內部共識,讓日本走向軍事化。
更危險的是,她拒不收回言論,還辯稱所謂立場“符合日本政府一貫見解”。
可以說,這不是失言,這是試探——試探中國底線,也試探國際社會的反應。
面對挑釁,中國的回應絕不是嘴上說說。
11月14日凌晨,外交部副部長在召見日本大使時,不僅用上了“奉示”這樣一個極為重要的詞,還首次用了“迎頭痛擊”這種帶有明確軍事意味的表述。
聽瀾覺得,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外交辭令,而是向外界展示:如果繼續挑釁,中國準備用實際行動回應。
外交部和駐日使領館甚至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這意味着官方已把風險等級提高到了實質性威脅。
不只是外交,軍事上東部戰區空軍立即開展跨晝夜飛行訓練,包括超視距空戰、對地攻擊、低空突防等。
央視發布的訓練視頻標題《別太狂》,一看就知道是給誰看的。
這些科目不是臨時編排,而是針對可能發生的衝突量身設計,目的是在東海方向形成壓制力。
外交和軍事之間形成聯動,給日方明確傳遞了一個信號:中方做好了反制準備。
更諷刺的是,高市早苗一邊挑釁中國,一邊還期望日本能進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這種想法放在現實里,基本是痴人說夢。
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不但在《聯合國憲章》里有明確限制,自家的和平憲法第九條更是規定了放棄以武力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
中國的立場也很直白:要入常,先承認二戰勝利成果。
畢竟,這不僅是歷史問題,也是當前國際秩序的基本約束。
可日本右翼卻試圖通過軍事鬆綁,把戰敗國的定位慢慢抹去。
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恰恰是他們眼中的象徵目標。
然而,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對國際事務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日本若想入常,必須得到現有五大常任理事國的一致同意。
中國作為其中重要一員,對於日本這種罔顧歷史、肆意挑釁的行為,自然不會輕易鬆口。
高市早苗之流妄圖通過挑釁中國來刷存在感,進而為日本入常鋪路,無疑是打錯了算盤。
中方那“沒有資格”四字回應,不僅是對日本無理要求的嚴正駁回,更是對國際公平正義的堅定捍衛,讓日本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徹底破滅。
結語
聽瀾覺得,沒有資格”這四個字不僅是態度表明,也是對歷史和現實的提醒。
今天的中國海空力量,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樣子。
玩火的人,最好想清楚東海上的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和“東風快遞”的存在。
挑釁可能一時揚聲,但最終結局往往是自取滅亡。
對於日本來說,比幻想入常更重要的,是學會尊重歷史、遵守規則、收起舊夢;否則,迎來的只會是一次次被現實擊碎的反噬。
參考資料
中國山東網:《南部空軍硬核發布:別太狂!》2025年11月19日
鳳凰網:《冥頑不靈!日外相答鳳凰記者問:不會撤回高市早苗發言》2025年11月19日
濟南日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日本根本沒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025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