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努力,終成就這猶太血統的以色列政客內塔尼亞胡!

三代努力,終成就這猶太血統的以色列政客內塔尼亞胡! -

夕陽的餘暉斜灑在特拉維夫的石板街道上,一位身着深色西裝的中年男子穩步走來。他步伐沉穩且自信,臉上透着猶太商人特有的精明勁兒。路上的行人熱情地大聲喊着他的小名“比比”,此人正是日後統領以色列近20年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他出身猶太世家,祖父米萊科夫斯基和父親本-齊恩,都是為猶太復國運動傾盡全力的雄辯家。他的兄長約納坦,在一場以命換命的突襲行動中壯烈犧牲,成為以色列的國家英雄。所有人都滿心期待“比比”能續寫內塔尼亞胡家族的輝煌傳奇,只是誰都沒料到,他日後的執政風格竟引發了無數爭議。

在內塔尼亞胡首次出任總理前,以色列的歷屆總理大多在戰爭中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贏得無上榮譽。像拉賓與沙龍,都是帶領以色列多次應對阿拉伯國家的猶太民族傑出代表;就連梅厄夫人這樣的女性領導人,也是憑藉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為以色列軍隊募集超5000萬美元軍費,一步步登上總理之位。實際上,在成為以色列總理這件事上,為猶太復國主義事業奉獻一直是潛在的共識。內塔尼亞胡能踏入總理行列,最初和家族的這份傳承緊密相連。只不過,他身上的家族印記,更多是家人用奉獻與犧牲為他鋪就的。

三代努力,終成就這猶太血統的以色列政客內塔尼亞胡! -

內塔尼亞胡的祖上三代都是猶太復國主義的堅定踐行者。他的祖父米萊科夫斯基是俄羅斯帝國境內的猶太人,20歲從當地猶太經學院畢業後,就一頭扎進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憑藉出眾的口才,他迅速成為猶太復國主義的核心人物,不僅在猶太社區大力宣揚猶太復國主義理論,還堅決反對除巴勒斯坦地區以外的其他建國方案。他始終堅信,巴勒斯坦耶和華留給猶太人的應許之地,所有有猶太血統的人都該回到巴勒斯坦,共同踐行猶太人的命運。

米萊科夫斯基的思想極大地擴大了猶太復國主義者的群眾基礎。為了號召更多人投身運動,1920年,他帶着妻子和9個孩子搬到了當時的巴勒斯坦託管地。到了那裡,他身兼作家和學校校長兩職,那段時間發表的很多文章都署名內塔尼亞胡,而非本名。後來,這個名字被他的小兒子,也就是內塔尼亞胡的父親用作姓氏,內塔尼亞胡家族的名字便由此而來。

有了祖父的奠基,家族第二代從一開始就和猶太復國事業緊密捆綁。內塔尼亞胡的父親繼承了祖父的理念,在以色列文化界頗有名氣。但光靠文化圈的人脈,遠遠不足以讓內塔尼亞胡順利走向權力核心。他從政路上的關鍵助力,來自親哥哥約納坦的犧牲。

三代努力,終成就這猶太血統的以色列政客內塔尼亞胡! -

內塔尼亞胡的父親有三個兒子,起初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大兒子約納坦身上。約納坦從小就投身軍旅,在第三次、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都立下戰功。1976年,30歲的他已晉陞為以色列軍隊中校,擔任馬特卡爾特種部隊指揮官,負責應對當時愈發頻繁的巴解組織相關極端事件。

第四次中東戰爭後,埃及和以色列達成和解,巴解組織轉而採取極端手段謀求訴求。1976年,巴解組織成員劫持了一架法國航空公司客機,強迫其降落在烏干達恩德培機場,並要求以色列釋放一批被關押的巴勒斯坦囚犯。當時以色列政府由拉賓領導,這位曾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指揮以軍對抗阿拉伯聯軍的領導人,堅決拒絕與極端分子談判,果斷決定發動軍事行動直接解救人質。

拉賓的軍事謀略在以色列堪稱頂尖,恩德培機場解救行動也被視作20世紀最成功的反恐行動之一。行動中,103名人質成功獲救102人,以色列特種部隊不僅擊斃了所有參與劫持的極端分子,還擊退了前來支援的烏干達軍隊。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以色列軍隊唯一的傷亡,正是特種部隊指揮官、內塔尼亞胡的哥哥約納坦。

三代努力,終成就這猶太血統的以色列政客內塔尼亞胡! -

恩德培行動結束後,總理拉賓親自表彰了參與行動的特種部隊成員。為了紀念約納坦,這次救援行動在以色列官方文件中被正式命名為約納坦行動。從那以後,內塔尼亞胡家族在以色列聲名遠揚,大家都知道這個家族既出了猶太復國主義的先驅,又有一位為解救人質英勇獻身的戰士。

此時,故事的主角本雅明·內塔尼亞胡並不在以色列。早在14歲,他就跟着父母去了美國讀書。雖說中東戰爭期間他曾短暫回國服兵役,但整個求學階段都在美國完成。直到哥哥犧牲兩年後,學業有成的內塔尼亞胡才回到以色列。

回國後,他開始掌管以家族命名的約納坦·內塔尼亞胡反恐研究所。藉著這個平台,他結識了不少以色列政客。這些政客覺得,內塔尼亞胡不像他哥哥那樣有豐富的軍事履歷,也沒有那種犧牲精神。不過,鑒於他的家族歷史,他們仍認可內塔尼亞胡能成為凝聚政治力量的象徵。尤其是在猶太復國主義的核心團體利庫德集團眼裡,作為猶太復國主義精神傳人的內塔尼亞胡,無疑是個理想人選。

三代努力,終成就這猶太血統的以色列政客內塔尼亞胡! -

1988年,內塔尼亞胡加入利庫德集團,一進入就躋身黨內第五的高位。僅僅4年後,利庫德集團便推選他擔任黨魁。在以色列,利庫德集團長期以來都是猶太復國主義的重要代表,從這時起,猶太復國運動的命運便和這位年僅43歲的政客緊緊綁在了一起。

1992年,43歲的內塔尼亞胡成為以色列最大反對黨利庫德集團的黨魁。1996年,拉賓遇刺後工黨內部一片混亂,內塔尼亞胡抓住機會,首次當選以色列總理。當時的形勢對任何一位以色列領導人來說,都像是天賜的有利開局,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排斥有所緩解,巴以問題也有了具體解決思路;加之拉賓遇刺後以色列右派在輿論上處於劣勢,若能趁機推動巴以問題取得進展,內塔尼亞胡很可能成為以色列歷史上與貝京、拉賓齊名的傑出領導人。

然而,掌權後的內塔尼亞胡,並未展現出歷任以色列總理慣有的堅定立場。他在首個任期內,被爆出貪腐嫌疑,還任人唯親。在以國有資產為主體的以色列經濟體系里,他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造就了一批與自己有裙帶關係的企業家。1997年,以色列警方提議對他展開貪腐調查,可由他任命的司法部長卻不支持。1999年,以色列警方再次提醒司法部長,內塔尼亞胡的行為可能損害政府信譽,司法部長卻依舊不管不顧。

三代努力,終成就這猶太血統的以色列政客內塔尼亞胡! -

短短3年,內塔尼亞胡身邊便形成了一個穩固的利益團體,而那些對他不滿的人則聚集到了以色列工黨周圍。1999年,工黨代表埃胡德·巴拉克藉著內塔尼亞胡的婚姻醜聞,在選舉中將他擊敗。但那時,以色列政府許多職位仍被內塔尼亞胡的親信佔據。2001年,工黨在提前舉行的總理選舉中敗北,利庫德集團重新掌權。

不過,與內塔尼亞胡合作後,利庫德集團發現,這位領導人更傾向於集中權力的執政方式,而非傳統猶太復國主義提倡的多元協商。可當時利庫德集團實在找不到合適人選,為防止內塔尼亞胡回歸,只好請出74歲的中東戰爭英雄沙龍出任總理。沙龍答應後才發現自己陷入困境,此時的利庫德集團已很難擺脫內塔尼亞胡的影響。為掙脫束縛,沙龍最終退出利庫德集團,整合反對內塔尼亞胡的力量,成立了以色列前進黨

可惜沙龍年事已高,2006年,他在任期內中風失去行動能力。卸任後,再沒人能攔住內塔尼亞胡回歸。儘管內塔尼亞胡一直被指責貪腐、任人唯親,但他在政治聯盟運作方面很有一套:擅長聯合意識形態相近的黨派,還通過推動這些黨派走向極端,讓自己的立場顯得更像中間派。靠着這套策略,從2009年開始,他連續組建了好幾屆聯合政府。

三代努力,終成就這猶太血統的以色列政客內塔尼亞胡! -

那些對內塔尼亞胡不滿的力量,最後一次集中反抗是在2021年成立大聯合政府。但這屆政府執政未滿一年,便因內部矛盾解體。2022年,內塔尼亞胡通過大選再次回歸,第三次出任以色列總理。這次上台後,他將改革目標對準了司法系統。2022年推進的以色列司法改革備受爭議,因其可能削弱司法對行政權力的制衡,使總理的行政權力更難受到監督。對他而言,這場改革的成敗直接關係到執政根基。

其實在2023年10月之前,內塔尼亞胡的支持率就已低至危險地步。誰能想到,2023年10月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襲擊後,地區局勢瞬間天翻地覆,內塔尼亞胡的政治處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