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G20峰會剛一開幕,現場就爆出一個大新聞:各國不等美國開口,第一天就火速通過了一份聯合宣言。消息一出,白宮當場傻眼,特朗普更是氣得在辦公室里大發雷霆。要知道此前美國多次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南非不得擅自發布宣言,甚至揚言要對南非進行外交制裁。
但南非根本沒理,美國被直接邊緣化。這場“打臉行動”的背後,不只是南非的強硬,更是全球秩序悄然重構的縮影。為什麼這次G20各國敢無視美國的威脅?特朗普又為何對宣言內容如此惱怒?
時間往前撥幾天,11月初,特朗普就已經高調宣布將缺席本屆G20峰會。他公開指責南非不配主辦、會場檔次低,甚至搬出“白人受迫害”的奇怪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抵制合理。從那刻起,美國就打算用“缺席”來威懾全場,逼各國就範。
他本以為,美國不來,G20必然亂作一團。沒想到,南非扛住了壓力,不僅成功召開會議,還在第一天完成了聯合宣言的通過。這種“不給面子”的速度,瞬間讓美國處於尷尬境地。
更讓白宮崩潰的是,這份聯合宣言內容幾乎句句踩中特朗普的痛點。文件明確提到要加強氣候行動、支持綠色能源、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債。這些都是特朗普一向反對的議題。
他一直說氣候變化是“騙局”,反對再生能源項目,狠批環保支出是“浪費錢”,還帶領美國退出了《巴黎協定》。如今各國一致通過宣言,等於集體回懟了他的政策底線。
美國駐南非大使館早在會前就派人通知南非,要求不得發表成果文件,還威脅與會國家不得簽字。結果一份122條的聯合宣言照樣落地,特朗普的“最後通牒”成了笑話。
宣言通過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罕見發聲,公開表示:不能因為美國不來,全世界就停擺。印度媒體也毫不客氣地指出:這次美國不在,會議效率反而更高了。
場內掌聲雷動,場外美國跳腳。白宮發言人甚至指責南非“濫用主席國身份”,妄圖破壞傳統,但沒人買賬。各國代表一個個坐得穩穩噹噹,根本沒有美國想象中的混亂。
同一天,另一個角落也在上演着與美國“唱反調”的場景。英、法、德、意等國聯合發布聲明,反對任何形式通過武力改變邊界,堅決支持烏克蘭主權。這不偏不倚剛好又懟上了特朗普提出的“28條”協議。
這份由特朗普團隊起草的“解決烏克蘭問題方案”,要求烏克蘭接受諸多苛刻條件,包括限制軍隊規模、凍結領土衝突、接受調停監督等。在歐洲國家看來,這根本就是逼烏克蘭簽“投降書”。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卻站在美國一邊,公開反對歐盟繼續援烏。他發文稱:若不接受特朗普的協議,歐洲就得準備好跟俄羅斯硬碰硬。歐盟內部頓時吵成一團,分歧全面暴露。
歐盟27國,本就意見不一,這次又被特朗普“插一腳”,局勢更複雜。如果基輔不簽協議,歐盟還不放棄支持,等於要自己填上美國抽出的“軍援大坑”。
英國倒是無所謂,早就脫歐了,可以單幹。但歐盟要統一行動,就必須協調內部聲音。而這時英法德的角色變得至關重要,他們如果能穩定局勢,烏克蘭局勢才有轉機。
與此同時,中東局勢再起波瀾。11月22日,以色列國防部發布聲明稱,4名巴勒斯坦武裝人員越界靠近以軍邊境,造成衝突。以色列隨即展開報復,造成至少22人死亡,83人受傷。
以軍還在約旦河西岸與黎巴嫩展開軍事打擊。而這場衝突,正值G20期間,美英法德集體“失聲”,沒有一個國家公開發聲表態,態度異常低調。
這種“集體沉默”,並不是不關心,而是各國正在重新評估介入中東事務的成本。在當前多事之秋,沒人願意輕易再被拖入一場新的戰爭泥潭。
回到G20,特朗普的缺席不僅沒有讓會議停擺,反而讓其他國家“鬆了一口氣”。多個國家代表私下承認,沒有美國的干預,會議效率大大提高,很多議題都能快速達成共識。
其中最搶眼的就是中法互動。馬克龍和中國高層在會場上熱情握手,場面溫和而友好。法國媒體稱,這是一次“戰略意義極大的外交姿態”。
法國正在努力推動與中國的多邊合作,在氣候變化、全球貿易、發展援助等議題上,雙方立場正逐步靠攏。這讓一向自詡為“盟主”的美國感到不安。
G20聯合宣言的順利通過,也說明一個問題:新興力量正在崛起,美國的主導地位已難再維持原有高度。
阿根廷新總統米萊曾被視為特朗普的“迷弟”,但在此次峰會上,也沒有站隊美國。他公開表示,雖然不完全認同宣言內容,但“支持多邊合作的精神”。這句話其實已經說明,美國不再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南非這回當東道主,表現可圈可點。不僅成功控場,還用實際行動打破了美國對國際秩序的壟斷。南非發言人表示:既然美國主動缺席,就沒有理由干涉會議成果。
這句話在G20會場外迅速傳開,成為各國外交官津津樂道的一句“經典台詞”,象徵著“美國優先”這一口號正在全球失靈。
白宮當然不甘心,特朗普在私人場合憤怒咆哮,聲稱這是對美國的“公開挑釁”,多國領導人“愚蠢至極”。但事實是,沒有國家願再為美國的情緒買單。
G20這次聯合宣言的通過,不僅是一次程序性成果,更像是一場“權力再分配”的象徵。美國被冷處理,南非成為主角,中歐互動升溫,全球格局出現微妙轉向。
更深層的問題是,美國還能否適應這個不再由它主導的世界?又是否願意放下身段,重新融入一個多邊合作的新格局?
未來的G20是否會繼續邊緣化美國?新興國家是否會在國際舞台上站得更穩?這些問題,或許還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但有一點已經足夠清楚:曾經高高在上的“世界警察”,正在被越來越多國家繞過。這一次,白宮是真的傻眼了。
這屆G20峰會,用行動告訴世界:多邊合作不再需要美國點頭,全球議程也不必美國主導。聯合宣言的通過只是開始,未來的國際博弈,將在更多元的力量中展開。美國若再執迷不悟,只會被這個變化的世界越來越遠地甩在後頭。
信息來源:
[1]G20宣言破例首日表決,壓倒性通過,美國這下真破防了 觀察者網
[2]G20峰會聯合宣言力挺《巴黎協定》,多國集體回應頂住美方施壓 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