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興即將退市了,因為沒有按時交2024年的財報。但是科興今年7月份分了530億,外資股東分走大部分。強新資本拿到6.88億美元,日本賽富基金拿到5.93億美元,科興創始人尹衛東也分到了3.5億美元。
![]()
根本原因是科興內部很混亂,股東鬥爭很激烈,審計人員經常辭職。今年剛開始的時候,民眾排隊打科興疫苗的場面還歷歷在目,如今科興分紅530億,外資股東分走大部分,民眾卻說心寒。
- 據媒體22日報導,納斯達克的一紙退市函,對已停牌六年的科興生物下達了最後通牒,其美股上市地位命懸一線。
![]()
因未按期提交2024年年度報告,科興生物(NASDAQ:SVA)於2025年11月12日收到納斯達克上市資格部門的退市決定函。若未能在規定時間內申請聽證,公司股票將於11月21日起暫停交易並啟動退市程序。
這是自2019年因治理問題被停牌後,科興生物面臨的第二次退市危機。公司回應稱已聘請新審計機構UHY LLP,並將申請聽證以延緩退市流程,強調“核心業務不受影響”。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美地緣政治風險不減、科興疫苗業務需求下降的前提下,公司已失去繼續在美掛牌的必要,復牌機會有限。
11月19日,科興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已聘請優信會計師事務所(UHY LLP)擔任新任獨立審計機構,正全力配合推進年報審計及編制工作,力爭盡快完成提交並滿足納斯達克的合規要求。同時,公司一直與納斯達克保持積極溝通,將會依照規定對申請延長年報提交期限並就退市事宜要求進行聽證申辯會。
目前總體來看,科興面臨的挑戰不小。公司內鬥混亂不已,而此前的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已經於2025年4月15日辭去科興生物獨立註冊公共會計師事務所職務,這才導致公司年報無法按時提交。
- 天眼查顯示,科興生物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生物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產品線包括預防用生物製品1類新藥——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益爾來福)、甲型肝炎滅活疫苗(孩爾來福)、三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安爾來福)和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
其實早在2019年2月22日,納斯達克就以“公司治理混亂”為由暫停科興生物股票交易。到現在,科興實際已經停牌6年了。
科興生物的內鬥,究竟從何而起?
事件還得從2016年說起。當時公司打算私有化並回國內上市,結果兩位創始人尹衛東和潘愛華各自拉來了“後援團”,拿出兩套不同的私有化方案。尹衛東這邊拉著賽富基金、維梧資本等機構,主張“原班人馬繼續幹”,維持原管理團隊;潘愛華則聯手未名醫藥和強新資本,要求“換人上場”。兩邊誰也不讓誰,從此開啟一場漫長的控制權拉鋸戰。
之後的幾年裡,雙方你來我往、衝突不斷升級,甚至上演過搶公章、佔廠房、斷生產線這類極端衝突,連疫苗生產都一度受到影響。
而真正讓科興走進公眾視野的,是其家喻戶曉的疫苗產品。2021年,隨著新冠疫苗第一針、第二針和第三針的大規模接種,科興迎來業績爆發,淨利潤高達84.6億美元,約合600億元人民幣,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
目前,科興旗下疫苗研發、生產、供應及市場推廣等各項經營活動均正常開展。但資本市場對產品能否支撐後新冠時代的業績充滿疑慮。據科興生物披露的2023年年報,隨著新冠疫苗銷售收入逐年銳減,上市公司淨利潤已出現虧損2.58億美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舊董事會的激烈對峙,使本就複雜的局勢愈發撲朔迷離。今年7月9日,科興生物在安提瓜和巴布達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賽富基金“罷免現任董事會”的提案,十名新董事會成員誕生,科興生物創始人尹衛東藉此回歸董事會。
而這一決議遭到科興生物現任董事長李嘉強的抵制。他援引安提瓜法院7月7日作出的臨時禁令,稱“此次特別股東大會不合法”。科興生物的控制權之爭至今未息。雖然公司表示已聘請新的審計機構趕製財報,但其內部治理混亂的問題仍然待解。
![]()
退市對科興影響大嗎?其實公司核心業務依舊正常運轉,要知道,科興現有產品主要包括腸道病毒疫苗、甲肝疫苗、流感類疫苗、肺炎球菌多醣疫苗、水痘疫苗等,在研管線則主要包括百白破系列疫苗、狂犬疫苗、手足口系列疫苗。
可以說,科興本來是一個聚寶盆,本來可以錢生錢,但是卻因為10年內鬥不斷,但這場長達十年的內鬥,幾乎讓科興完美錯過了資本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消耗公司巨大的發展潛力。
這家本可憑藉技術和資金雙優勢成為引領中國疫苗行業的“疫苗之王”,不是在市場上戰死的,而是被自己人十年內鬥徹底拖垮的。一場權力遊戲,滿盤皆輸。
最慘的還是那些中小股民,他們的股票自2019年起就長期停牌,流動性盡失,如今又面臨退市風險,成了這場權力遊戲中最大的輸家。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