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高語陽
距離年底僅剩兩個月,近日,多個省份召開專題會議,推動全省經濟運行工作,動員部署奮戰四季度、堅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其中,山東省將全省分為東、西兩個片區舉行了兩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專題會,分別是11月18日在煙台舉行東片區會議,22日在泰安舉行西片區會議,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出席會議並講話,省長周乃翔主持會議。
![]()
11月22日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專題會(西片區)在泰安召開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經濟迎難而上,保持戰略定力,頂壓前行,有效應對了風險挑戰、把握了發展主動。 10月底召開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繼續精準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穩住經濟基本盤,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經濟運行持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四季度是全年經濟衝刺收官的時候,也是“十五五”開篇前奏。在這一時間節點上,各省份積極找准定位,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努力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對於山東省而言,肩負的一份重要使命任務是“經濟大省挑大樑”。山東是北方第一、全國第三的經濟大省,2024年GDP達9.86萬億元,同比增長5.7%。近年來山東經濟總量佔北方15省區的比重穩步提高、去年達到20.9%。
此外,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山東都位居第一。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樑。經濟大省是穩住全國經濟基本盤的“壓艙石”,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經濟大省”是山東經濟發展重要坐標系。在此基礎上,山东进一步找准定位,锚定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这一目标,蹚路子、作示范。
山東穩定經濟增長,有三個突出特點。
第一,實體經濟基礎雄厚、發展穩健。山東產業門類齊全、製造業基礎堅實,工業強則大盤穩,“十四五”以來,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增長了37%,工業“壓艙石”作用凸顯。
第二,擴大內需潛力大、市場空間廣。山東戶籍、常住人口“雙過億”,擴大內需基礎條件好。山東每年謀劃實施15000個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數字經濟、醫養健康等新興產業領域項目占到了七成多,民間投資佔比達到62.7%,高於全國10多個百分點,活力足、效益好。另外,山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7.6%,消費持續恢復向好。比如山東打造“好客山東好品山東”金字招牌,全省年旅遊收入已突破萬億,尼山聖境、瑯琊古城、淄博燒烤持續火爆。
第三,沿江沿海,持續擴大開放合作。山東處在“一帶一路”交匯區域和東北亞經濟合作的中心地帶,擁有黃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對外開放的條件得天獨厚。依托自貿試驗區、上合示範區等重大平台,“十四五”以來,山東全省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11.2%,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年均增長16.1%,佔全部出口的比重提高6.7個百分點、達到55.2%。
![]()
11月18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專題會(東片區)在煙台召開
近期在部署衝刺全年經濟目標任務時,山東將全省16個設區市分為東西兩個片區,分析研究各市經濟運行情況,推動各級堅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兩次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專題會,每個片區8個市均作了工作匯報,與會同志還在當地調研重大產業園項目,交流經驗、共謀發展。
東片區8市是穩定全省經濟大盤、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例如山東GDP排名靠前的青島、煙台、濰坊都在東片區。對於東片區,林武指出,要準確把握經濟發展的“時”與“勢”,持續做足增量,堅決遏制減量,主動應對變量,多措並舉推動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 “發揮對外開放前沿優勢,全力拓市場、保暢通、育業態,持續做好招引外資工作。”
在西片區,林武指出要“全力以赴穩定工業運行”,並具體談到,要推動石化、鋼鐵、電解鋁、汽車、紡織服裝等重點行業企業穩定生產、提質增效,推動新竣工投產企業盡快達產達效。
當前,全國各省份都進入了四季度的衝刺期。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支撐,但也需要持續努力。各省份抓牢任務、謀劃新局,做好接續文章,在衝刺收官之時,努力實現“開門穩”“開門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