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車與燃油車的爭論,不再只是關於性能或碳排放量,也關係到可靠性。根據歐洲最大的汽車協會ADAC(全德汽車俱樂部)的最新研究,電動車在可靠性方面可能悄悄地贏得了這場戰爭。
根據外媒Carscoops的報導,ADAC在過去一年中處理了超過360萬起車輛故障事件,並以此為基礎進行了這項研究。他們記錄了每次救援的詳細資訊,而大量的數據顯示,電動車的故障頻率低於內燃機汽車。

2024年,ADAC首次表示他們擁有足夠的數據可以自信地宣布電動車更可靠。隨著又一年的數據累積,這個結論變得更加有力。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報導稱,「對於2020年至2022年間首次掛牌上路的汽車,電動車每1,000輛發生4.2次故障。」而同一車齡範圍內的燃油車,這個數字為10.4次。

有趣的是,這兩種動力類型最常見的問題竟完全一致:12V電瓶。12V電瓶是電動車50%的故障原因,也是燃油車45%的故障原因。在過去幾年的幾乎所有類別中,燃油車的故障率都等於或高於電動車,包括電氣系統、引擎管理和照明。

但電動車似乎比燃油車更容易出現輪胎問題。具體來說,電動車每1,000輛車的救援呼叫中有1.3次是輪胎相關問題,而燃油車的這一數字僅為0.9次。值得指出的是,較新的電動車似乎沒有這個問題。
當然,電動車也避免了燃油車可能遇到的許多問題,無論車齡如何。它們不需要更換機油,也沒有內燃機那樣複雜的動力系統,因此,它們的可故障部件也更少。
ADAC表示,目前電動車仍然存在耐久與可靠性挑戰,因為純電動車的歷史還不夠長,因此我們還無法得知它們在車齡超過10年後是否仍然可靠。儘管如此,這項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指標,表明電動車正在不斷改進,並且即使我們忽略它們對永續性的影響,它們也可能是一種更實用的交通工具。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