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犬攀升/動保團體:村裏長可第一線施力

分享本文


國內遊蕩犬數量不斷攀升,動保團體表示,現行政策還是一直在末端問題打轉,絕大多數經費都是補助民間絕育團體執行遊蕩犬抓紮,缺乏源頭管理配套,加上縣市首長是否重視此議題,也是一大主因,建議政府應發展成熟的「村裏長制度」,協助控管遊蕩犬問題。

台灣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理事長王唯治表示,農業部不敢訂定具體目標,才讓遊蕩犬問題一直無法根本性地解決,相關政策就如「蜻蜓點水」般,看似有在處理,卻又看不到成效。最終遊蕩犬管理的政策執行還是要回歸到各縣市,經費到位、作法完善、考核標準的確立,都是管理重點。

他也直言,政府在遊蕩犬問題處理的速度愈慢,未來要花的錢就愈多,而且會讓民眾懷疑政策的可行性,也會開始思考之前的零撲殺政策是否為正確的方向。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祕書長就何宗勳認為,縣市首長是否重視,會影響遊蕩犬數量是否得以控制。他點名苗慄縣、彰化縣及南投縣的首長對此議題漠視、收容所的環境長年惡劣,導致遊蕩犬的數量增加,彰化縣甚至在一〇九年度到一一一年度,就多了四千多隻遊蕩犬。

何宗勳說,單靠中央和動保團體是不夠的,地方政府應有積極作為,建立完善的「村裏長制度」,透過與在地緊密的村裏力量,並確切賦予村裏長在遊蕩犬管理的權力及責任,努力進行社會宣導,不到兩年即可看見成效。

以新北市為例,近卅位裏長與市政府積極配合,建立「社區認養小站」,已成功解決數以百計、相當一個收容所的遊蕩犬貓。

何宗勳說明,「村裏長」在疫情期間揪出黑數的重要性有目共睹,若在遊蕩犬貓的議題上也能與市府配合,相信成效一定很好。他呼籲政府提供誘因,讓「村裏長制度」為遊蕩犬貓議題注入力量。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農業部現行政策還是一直在末端問題打轉,絕大多數都是補助民間絕育團體執行遊蕩犬抓紮,若不輔以科學監測,制定各縣市的「作戰計畫」,恐永遠追不上遊蕩犬的繁殖速度,這不僅是農業部要面對的問題,更是整體社會必須正視的真相。


標題:遊蕩犬攀升/動保團體:村裏長可第一線施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