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推出Facebook內容整頓措施。(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社群平台巨頭Meta今(15日)宣布,將進一步打擊Facebook上的「」,即重複張貼他人文字、圖片或影片的行為。Meta表示,今年以來已刪除約1,000萬個冒充創作者的帳號,另有超過50萬個帳號因「灌水操作或假互動行為」被處置,包括降低留言曝光與內容觸及率,限制其營利能力。
這項新政策緊接在YouTube宣布類似更新之後,針對利用AI技術大量產製重複、無新意影片的帳號,兩大平台紛紛祭出新措施。
Meta強調,並非所有二次創作都會受罰。加入流行話題、創作反應影片、或添加個人觀點的創作仍被視為原創,但單純重貼他人內容或偽裝成原創者,將面臨觸及下架、暫時停權營利等懲處。對於重複張貼的影片,Facebook未來將降低拷貝版本的流量,並引導觀眾前往原始創作者的連結,確保其能獲得應有的關注與收益。
Meta亦透露,正在測試「原創指向系統」,當發現影片為重製版本時,將自動加入導向原始影片的連結。
此政策調整,也被視為回應日益氾濫的「AI廢片(AI slop)」現象。隨著AI工具普及,社群平台充斥由圖文拼接、AI旁白生成的低品質影片。Meta雖未直接點名AI,但官方說帖中明確建議創作者應避免僅靠「拼貼剪輯」或「加水印」的內容,強調應重視「真實故事性」與影片的實質價值。
此外,Meta再次提醒創作者,不應重複上傳其他平台的內容,並建議提升字幕品質,避免過度依賴未經修飾的 AI 自動生成字幕。Meta表示,這些新措施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步上線,創作者可透過Facebook的專業儀表板(Professional Dashboard)查閱個別貼文的觸及狀況與違規原因,也能透過專頁主畫面的「支援中心」掌握是否面臨限流或營利風險。
根據Meta最新透明度報告,2025年第一季平台已處置超過10億個假帳號,全球每月活躍用戶中,約3%為假帳號。近來Meta也因自動系統誤判導致大量帳號無預警停權,引發用戶不滿。超過3萬人連署要求改善審核機制與提供真人客服支援,但Meta目前尚未針對此事公開回應。
在創作門檻降低、內容產量爆炸的時代,平台與創作者都正面臨新的平衡挑戰。什麼能留下、什麼該被限流,標準也正在快速演變中。
標題:Meta出手整頓「AI廢片」及假帳號 非原創內容將失去營利資格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