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搶佔全球人工智慧()技術與產業先機,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首場分組會議將在22日登場,會中將以「AI新十大建設」為討論主軸,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指出,計畫核心聚焦五大願景,包括打造全球AI影響力中心、創造5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推動區域均衡發展、擴展智慧生活應用,以及接軌全球AI競爭戰略,並強調,未來AI不只是技術突破,更是引領整體國家轉型的動能。
劉鏡清指出,計畫涵蓋五大政策願景:一是落實台灣成為「智慧科學島」的國政目標;二是打造全球AI影響力中心之一;三是推動新產業發展並創造高薪就業;四是透過六大區域實現均衡發展,打破「北漂」困境;五是形塑全民有感的智慧生活圈,讓AI融入交通、醫療、服務等日常層面。
「AI新十大建設」以三大應用場域為主軸,包括百工百業的產業AI化、智慧城市與數位生活圈,同步聚焦矽光子、量子電腦與AI機器體三大前瞻技術,打造三座國際級實驗室,強化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矽光子將解決AI高效能運算瓶頸、量子電腦將導入安全金融與高端醫療領域,AI機器體則推動智慧製造與次世代機器人技術,為未來工業自動化鋪路。
劉鏡清強調,台灣具備半導體優勢,是發展AI的絕佳時機,政府將加速技術轉譯與跨產業應用,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並協助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此外,為強化創新能量與人才儲備,政府規劃投入千億元創投基金,推動「百家創業計畫」,廣邀國內外AI團隊落地發展。同時規劃至2040年可培育百萬名AI專才,其中學校體系每年預計培養9萬人,社會再訓練亦可補足2至3萬人力缺口,經濟部已率先啟動AI人才推動計畫。
劉鏡清說,「AI新十大建設」也將同步啟動六大區域發展計畫,針對各地產業特性進行差異化布局。北部將建構智慧物流與海洋科技樞紐,中部聚焦精密機械AI化應用,南部發展AI硬體製造與半導體支援,花東及離島則搭配「數位慕名」政策,打造適合軟體創業與遠距工作環境,吸引國際人才落腳。此布局將有助於縮小城鄉數位與經濟落差,也為青年創業返鄉、在地就業創造條件,未來不必移居台北也能享有同等發展機會。
劉鏡清表示,AI不只是技術工具,更是回應少子化與產業轉型壓力的解方。透過導入AI自動化與智慧化流程,可有效降低勞動依賴,提升低毛利產業附加價值,吸引年輕世代投入未來高潛力職場。政府亦預計在2028年前輔導20萬家企業完成AI轉型,並將調整法規配合智慧服務發展,確保平台建置與產業應用能順利落地。
他表示,台灣並未落後於全球AI競賽,而是已經整裝待發。透過這項計畫,台灣將從科技島轉型為全球AI創新重鎮,開創未來經濟與社會的新篇章。
標題:經發會將報告AI新十大建設 2040年培育百萬AI大軍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