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黃姨今年67歲,身體一向硬朗,早上吃了半個溏心雞蛋後突然腹痛難忍,緊接着頭暈嘔吐,被家人緊急送醫。

檢查發現,她因食用了未完全熟透的雞蛋導致胃腸感染,引發急性炎症反應。

醫生表示,雞蛋雖小,但吃法不當的確可能“惹禍上身”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雞蛋雖營養,但不是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雞蛋是一種高營養、高生物利用率的常見食物,含有優質蛋白、卵磷脂維生素A、D和多種微量元素。它對維護視力、支持大腦功能、增強免疫系統都有積極作用。

尤其對老人和兒童來說,適量吃雞蛋有助於補充身體所需營養。

但吃雞蛋這件事,遠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對雞蛋有誤解,甚至長期保持着一些看似“習慣”的吃法,結果反而對身體造成損害。有些問題看似小,實則藏着健康隱患。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生吃雞蛋,風險大於營養

不少人崇尚“生雞蛋更有營養”,甚至模仿影視劇里直接打生雞蛋兌牛奶或蜂蜜喝下去。這種做法不僅不科學,還可能危及健康。

生雞蛋中含有一種叫抗生物素蛋白的物質,它會影響人體對生物素的吸收。生物素參與體內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缺乏時可能出現皮膚炎脫髮、食欲不振等情況。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生雞蛋有可能攜帶沙門氏菌。這些細菌藏在蛋殼或蛋液中,肉眼難以辨別,一旦進入體內,會引發腹瀉、嘔吐,甚至導致敗血症

尤其是老人、兒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後癥狀更為嚴重。

安全的吃法,是將雞蛋徹底加熱,煮熟煎透。

只有在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並持續幾分鐘,沙門氏菌等病菌才能被有效殺滅。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溏心蛋糖心蛋最好少吃

溏心蛋口感軟嫩,是不少人早餐的心頭好。

但這種“半生不熟”的雞蛋,其實對健康並不友好。

雞蛋黃在未完全熟透的狀態下,其內部溫度可能尚未達到殺菌標準。

尤其是在家自製溏心蛋時,時間和火候掌控不精準,細菌殘留的風險更高

如果實在喜歡溏心蛋,建議選擇經過巴氏消毒的“可生食雞蛋”,並用溫度計嚴格控制水溫和時間。

否則,還是乖乖吃全熟蛋更安全。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雞蛋與膽固醇,真的有那麼大關係嗎?

過去很多人認為雞蛋“膽固醇高”,吃多了對心血管不好,尤其是蛋黃更是“高膽固醇大戶”。這種說法一度讓中老年人對雞蛋望而卻步。

但近年的研究發現,食物中的膽固醇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大多數人每天吃1個雞蛋,對血脂水平並不會造成明顯影響。

特殊人群如已有高膽固醇、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病,還是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適度攝入蛋黃,每周控制在3-4個,避免過量。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一天吃幾個雞蛋合適?

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每天1~2個雞蛋是比較理想的攝入量。如果是青少年、孕婦或者體力勞動強度大的人群,可以適當多吃一點。

老年人則建議每天吃1個蛋,水煮蛋蒸蛋羹的形式最為溫和。煎炸類的做法不僅增加油脂攝入,還會破壞雞蛋中的部分營養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雞蛋雖好,但不能替代其他蛋白質來源。日常飲食中還應包括豆製品、魚類、瘦肉等,保持蛋白質攝入的多樣化。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雞蛋和豆漿能一起吃嗎?

雞蛋配豆漿,是不少人早餐的經典組合。

但這種搭配其實存在一些營養吸收上的小問題。

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製劑,會干擾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而雞蛋中的蛋白質如果沒有完全被消化,營養價值就會打折扣。

雖然這種影響不至於立刻引發疾病,但長期固定搭配,可能導致營養吸收效率下降

建議兩者間隔半小時食用,既能吃得開心,也能吃得健康。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雞蛋不宜與這些食物同煮

民間有一些“雞蛋搭配法”其實存在隱患。

雞蛋加糖煮,容易生成“果糖胺”,這種物質在高溫下有一定毒性,對腎臟不利。

還有人喜歡用茶葉煮雞蛋,認為這樣更香。

但茶葉中的鞣酸會與蛋白質結合,形成鞣酸蛋白沉澱,不易被腸胃吸收,還可能刺激胃黏膜

建議雞蛋盡量用清水煮、清油炒,避免和高鞣酸或高糖食物同煮,讓雞蛋保持最自然、最安全的狀態。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老年人吃雞蛋的幾個小提醒

隨着年齡增長,消化系統功能減弱,老年人在吃雞蛋這件事上更要講究方式。雞蛋一定要熟透,尤其是蛋黃,不能有流質狀態。

選擇烹調方式時,應避開油炸、煎荷包蛋等高溫高油處理方式,更推薦蒸、煮、燉等溫和方法。蒸蛋羹、水煮蛋都是適合老年人的好選擇。

對於患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的老人來說,除了控制攝入量外,還要注意不加太多咸醬油或調味料,以免增加鈉攝入,加重心血管負擔。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雞蛋顏色、大小和營養有關係嗎?

很多人以為蛋殼顏色越深越有營養,其實這是誤區。雞蛋殼的顏色由雞的品種決定,與營養價值沒有直接關係

白殼蛋、紅殼蛋、綠殼蛋本質上差異不大。

蛋黃顏色深淺也並不意味着營養多寡,而是與雞所吃的飼料有關。吃了含有天然或合成葉黃素的飼料,蛋黃顏色就會更深一些。

雞蛋大小與營養含量成正比,大蛋蛋白質稍多,小蛋脂肪佔比略高,但兩者差異不大。

關鍵還是看整體飲食結構,而非盯着一個雞蛋的細節糾結。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結語:吃雞蛋這件“小事”,其實一點也不小

雞蛋看似簡單平常,卻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吃對了,是營養寶庫;吃錯了,可能成為健康隱患。特別是對中老年人來說,一口雞蛋引發的風波,不是個例。

希望大家在享受雞蛋美味的同時,也能多一分科學,多一分謹慎。別讓一個早飯里的“小動作”,成為以後大麻煩的開始。

海南67歲阿姨吃一口雞蛋住院,醫生:這個習慣害人,吃雞蛋需注意 -


聲明:本文內容基於權威醫學資料及臨床常識,同時結合作者個人理解與觀點撰寫,部分情節為虛構或情境模擬,旨在幫助讀者更好理解相關健康科普知識。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能替代專業醫療診斷與治療,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1. 張文宏,等.《臨床營養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21年。

2. 王旭峰,劉志紅.”雞蛋營養成分與健康關係研究.”中國食品衛生雜誌,2020,32(3):256-259。

3.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消費者食用雞蛋安全指南.”2022年發布。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