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一家企業發布通知要進行集體經濟性裁員了,引發網絡關注。
我們來看看這份網傳的通知。
![]()
通知
尊敬的全體同事:首先,感謝大家在公司任職期間所做出的貢獻。鑑於公司目前面臨嚴重的經營困難,經股東會研究決定,需進行集體經濟性裁員,現正式通知所有員工:所有員工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自2025年11月15日正式解除。請大家在2025年11月15日前,按照公司《員工離職手續辦理單》的要求,完成工作交接、物品歸還等所有離職手續。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將繳至2025年11月。請於2025年11月15日前配合公司辦理社會保險關係及人事檔案的轉移手續。如有任何疑問,請於2025年11月15日前聯繫人事部門,聯繫電話:0771-感謝您的配合。廣西某某有限公司2025年11月13日
根據上述內容來看,這家公司這個通知是針對全員的。也就是說,這就是一份解散通知,對所有員工進行解除勞動合同。
通知提到,這是集體經濟性裁員。而起因就是,公司目前面臨嚴重的經營困難,要求所有員工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自2025年11月15日正式解除。理論上講,如果是經濟性裁員,應該是有勞動補償的,關鍵是公司賬上還有沒有足夠發工資和補償的資金。
讓人唏噓!臨近年底,網上陸續有部分工廠被迫放假的信息,而原因多半是訂單不足所引發。當然,也有少數企業傳出結業的消息,讓員工猝不及防,欲哭無淚。
其實,這些都符合市場規律,都很正常。從大的角度來看,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如今各行各業都有點舉步維艱的意思,哪怕是紅利賽道,肯定也是擁擠的。同質化,產能過剩,沒有真正的核心技術,產品被人復制的難度低,這些都是各行各業的通病。
當然,此時也一定有一些企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而被淘汰出局的,一般都沒有穩定優質的客戶。要么客戶容易被競爭對手撬走,要么無法按期回款。
這背後的商業邏輯,就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面對自己的客戶根本沒有底氣,所以只有忍讓和遷就,甚至“跪舔”。
而上述這家工廠公告稱,公司目前面臨嚴重的經營困難,被迫解散全員。這說明在資金回款方面或訂單方面遭遇困難,於是不得不結業來個及時止損。關鍵是,員工的工資和補償能否正常發放,還是個未知數。要知道,這可是即將過年的關鍵時期,對於員工而言,是非常難過的。
總之,如果當下擁有好平台的打工人,也就是在不降薪不裁員,能按時發工資的企業工作,那就一定要好好珍惜。同時,也希望更多優質的企業能夠逆勢上揚,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平台。一句話,無論是老闆還是員工,大家都要珍重!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