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縱觀整部《水滸傳》,梁山五虎絕對算得上強大到恐怖的超級組合,每員戰將單拿出來都堪稱一方巨擘,但是客觀講書中並非沒有能與他們一較長短的武將,甚至有幾位還隱隱在五虎將之上。

弱虎級(5):司行方楊志李應、張開、蘇定

司行方的主要戰績是三十合正面擊殺雷橫,雷橫雖不算一流強者,但實力也不容小覷,能夠如此迅速將之擊殺,沒有五虎級實力是做不到的。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楊志一直被認為是准五虎,甚至由於喜好不同,常有人認為五虎中的某一位才不配位,應該由楊志替代,而楊志本人的武藝也着實不凡,與林沖呼延灼魯智深等高手都能打得有來有回,不分勝負。不過楊志對下一級別的武將戰績略微遜色,如二十合拿不下曹正,所以綜合來看只能處於弱虎級。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李應戰績相當亮眼,儘管只有一個——十七八合令祝彪遮攔不住。按照書中交代祝氏三傑以祝彪武藝最高,而遜色於祝彪的祝龍尚且能短時間優勢馬麟,抵擋秦明十餘合,再加上祝彪曾和花榮鬥了十餘合不分勝負,可見李應的武藝怕是還在花榮之上,花榮本就是八驃之巔的實力,高過他自然是五虎級,考慮到李應的戰績畢竟太少,故而位列於此。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張開是十大節度使之一,表現得不多卻足夠亮眼,迅速擊敗張清,沖陣又殺五六十人。很多人認為張清槍法一般,畢竟此處作者交代了張清只靠飛石,槍法卻慢,但實戰中張清曾數合擊敗燕順,短時間內與董平拉扯爭鬥不落下風,所以起碼具備小彪將巔峰乃至八驃騎之末的實力,張開能夠如此快速的擊敗張清,怕是至少需要具備五虎級戰力,不過同樣因為戰績少,所以只能位列弱虎。

蘇定曾頭市的副教師,沒有戰績,但是按照史文恭曾家五虎的實力合理推測,蘇定至少需要具備弱虎級戰力,否則是坐不上這個位置的,畢竟這是地方武裝,主人家不可能花錢請飯桶。

中虎級(3):方傑韓存保、厲天潤

方傑被很多人視作強虎甚至超虎,原因是人生最後一戰擋住關勝、花榮聯手十餘合,但書中明確指出當時的方傑雖未敗退卻也只能勉力支撐,再加上與秦明一戰能夠看出他的硬實力強不過霹靂火,至多與之伯仲之間,故而愚以為中虎是比較客觀的評價。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韓存保是十大節度使之一,曾和呼延灼激戰百餘合,從馬上一直打到馬下,始終未分勝負,是標準的中虎水平。

厲天潤有四個戰績——秒殺週通,刺死張清,擊敗董平,被盧俊義所殺。刺死張清是因為沒羽箭的槍扎進樹里拔不出來,擊敗董平則是董平手臂被火炮打傷,使不得雙槍,這兩戰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公平斗將,所以不做參考,但是秒殺周通以及與盧俊義斗三十餘合才被擊殺,足以說明其武藝夠得上五虎的強度,而且至少排在中游。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上虎級(7):王寅丘岳周昂王進鄧元覺王煥聞達

王寅槍挑石勇、馬踏李雲,與黃信孫立鄒潤鄒淵四將激戰不分勝負,實力自然不下於五虎,不過由於殺石勇用了數合,所以也不必將之看得過高,愚以為至多與林沖彷彿之間。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丘岳和周昂需要一起說,因為副將周昂有二十合戰平盧俊義的戰績,足以奠定其武力地位,反倒是主將丘岳沒有任何戰績,最後還被楊林殺了,正常講似乎又是一個名不副實之輩,但是從旁白交代和書中體現看,丘岳不會低於周昂,至少與之持平。

王進有個不算斗將的斗將,是輕鬆拿捏尚未藝成的史進,不過從他能在短短半年時間就將史進調教成高手看,其本事自然不俗,通常大家也習慣將之與林沖作比較,多數認為二人處於一個水平。

鄧元覺戰平過魯智深,而且那一場大戰令方天定石寶極為震驚,方天定無所謂,關鍵在於石寶此前沒想過有人能和寶光如來打到這種程度,按照石寶八驃中上的水平看,他對鄧元覺如此認可,說其有五虎實力當不為過,而魯智深至少不下於林沖,卻也只能拼出個平局,可見鄧元覺也是妥妥的上虎實力。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王煥比較直觀,一把年紀了還能和林沖斗七八十合不分勝負。有人認為林沖的性格導致了不忍心對王煥下殺手,這完全是沒有依據的粉絲情節作祟,我反過來說王煥不忍心殺林沖同樣也行,所以沒有依據的所謂分析我們無視就好。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聞達同樣沒有戰績,但是作為北方重鎮大名縣的兩大“守護神”,朝廷不可能派個酒囊飯袋,再加上守北京的還是蔡京的女婿梁中書,那麼於公於私聞達都沒道理實力不濟,從最後突圍看,確實表現不錯。

強虎級(3):李成、瓊妖納延

李成和聞達是同一種情況,感覺很強但一來沒戰績,二來筆墨也少,但是從他的突圍表現看,即便入五虎之列,也是比肩最強者關勝的存在:

李成當先,殺開條血路, 奔出城來,護着梁中書便走。只見左手下殺聲震響,火把叢中,軍馬無數,卻是大刀關勝,拍動赤兔馬,手舞青龍刀,徑搶梁中書。李成手舉雙刀,前來迎敵。那時李成無心戀戰,撥馬便走。左有宣贊,右有郝思文,兩肋里撞來。孫立在後,催動 人馬,并力殺來。正斗間,背後趕上小李廣花榮,拈弓搭箭,射中李成副將,翻身落馬。李成見了,飛馬奔走,未及半箭之地,只見右手下鑼鼓亂鳴,火光奪目,卻是霹靂火秦明躍馬舞棍,引着燕順、歐鵬,背後楊志,又殺將來。李成且戰且走, 折軍大半,護着梁中書,沖路走脫。

在這種情況下護着手無縛雞之力的梁中書走脫,這份沖陣突圍的本事縱觀全書也只有盧俊義沙散千餘遼軍能壓他一頭了。

瓊妖納延的戰績相當亮眼,就是與史進斗二三十合令之一刀砍空,大驚而走,能夠如此迅速的擊敗史進,即便是梁山五虎之首關勝也未必能做得到。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超虎級(2):兀顏光阿里奇

這兩位也需要放在一起說話。兀顏光的戰績不足以讓他居此高位,所謂的合關勝、花榮、張清之力將其擊殺,除了武藝尚可,敏捷尚可之外,最能體現的其實是裝備精良,硬挨了好幾下都沒死。之所以排得這麼高是因為書中寫明了他是遼國第一上將,前面的瓊妖納延我們剛剛講過,已經具備強虎的實力,那麼強於他的兀顏光自然不會低於強虎,而之所以能夠成為超虎,則是因為阿里奇比瓊妖納延更強,正面硬剛徐寧三十合將之擊敗,這是梁山五虎中任何一個都做不到的,故而名為“超虎”,即超過五虎。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阿里奇是超虎的實力,但遼國第一卻是兀顏光,這樣看來兀顏光至少也是超虎並且不下於阿里奇,故而位列於此。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龍級(2):盧俊義、史文恭

愚以為這二位已經不能用虎來形容了,所以晉陞為“龍”級。盧俊義是書中寫明的天下第一,車輪戰梁山眾好漢,征遼時以一敵四,殺一將令另外三人敗逃,最恐怖的是真正完成了一騎當千的壯舉,沙散了一支遼軍千人隊,這在相對其他小說尚算貼近真實的《水滸傳》中堪稱神績。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史文恭雖然被盧俊義生擒,但那並非斗將,慌不擇路、全無戰心,又被晁蓋陰魂纏定,那種情況沒尿褲子已經算是很有勇氣了,所以不能因此戰結果判定史文恭不如盧俊義。試想二十合就使得秦明力怯而走,縱觀全書又有誰能做到?單看斗將戰績甚至尤勝盧俊義!位列龍級實至名歸。

水滸傳:縱觀全書,武藝達到梁山五虎級高度的廿貳大將 -


註:因征田虎、王慶中的很多戰鬥難以自圓其說,武力體系逐漸有崩塌趨勢,故而我們採用的是百回本《水滸傳》,並無討伐兩大匪首的相關情節。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