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探路中非合作新範式:長效機制支撐 產業鏈深度融合

中新網杭州11月19日電(藍伊旎)11月19日,2025中非經貿西湖大會暨中非經貿合作資源對接會在杭州舉辦,800餘名中非政商代表、智庫專家齊聚一堂。

開幕式現場,中國浙商出海非洲典型案例發布,“中國五金品牌出海非洲行動計劃”正式啟動;浙江國際供應鏈與外綜服專業委員會、中非數字商業聯合實驗室揭牌,將為中非供應鏈合作、數字商業合作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塞內加爾貿工部與杭州市貿促會、中非橋與餘杭區貿促會分別達成簽約,將共同搭建中非經貿對接的高效平台。

浙江探路中非合作新範式:長效機制支撐 產業鏈深度融合 -

活動現場。 主辦方 供圖

當前,全球經貿格局深刻變革,深化中非經貿合作對促進共同發展、推動南南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這一系列成果不僅標誌着中非合作在產業、科研等領域取得新突破,更為中非構建產業鏈深度融合、長效機制支撐的合作新範式奠定基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中非關係:建立更深更廣的聯繫》報告顯示,當前,中非合作已經成為非洲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中非貿易每年為非洲經濟貢獻1個百分點至2個百分點的增長,中國投資使非洲本地加工率從15%提升至45%。

浙江探路中非合作新範式:長效機制支撐 產業鏈深度融合 -

活動現場。 主辦方 供圖

近年來,浙江不斷推動浙商深耕非洲市場,已成為全國對非貿易第一大省。以金華為例,今年前9個月,金華對非洲出口額達111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5%,佔中國比重9.5%、占浙江比重41.1%。同時,越來越多來自非洲的咖啡、花生、蜂蜜、牛油果等特色優質產品也沿着零關稅通道走進金華。

據悉,本次活動由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市貿促會、中非民間商會聯合主辦,由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現場還集中展示中非合作案例、中國品牌企業產品及“非洲好物”;組織“2025國際青年與出海企業人才資源對接會”,為中非青年創業者與企業搭建交流平台;聚焦建築建材建工出海、農業農機出海、汽車出海等議題的平行論壇也同步開展,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完)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