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出心裁的倒計時,璀璨夜空的焰火,娓娓道來的星辰大海,充滿高科技的無人機表演,第十五屆全運會的閉幕式與開幕式一樣精彩。
一,粵港澳全運會確實是空前的成功。
看看獎牌榜的前十排名,不由得感嘆體育確實是社會的影子。
因為全運會比拼的,不僅僅是身體素質,還有青訓質量,當山東都開始舞獅子劃龍舟,可以想像其中的巨大投入。
全運會的最大存在意義,就是中國奧運戰略的重要支撐,為國家隊鍛煉新人,選擇頂尖人才。
僅僅從這一點,粵港澳全運會已經取得絕對的成功,因為新生代天才的風起雲湧,為近在眼前的洛杉磯奧運會已經做好充足的人員儲備,中國完全有實力叫板東道主。
![]()
但是大灣區全運會的更大成功,則從觀眾的角度,讓我們看到了廣東在中國的幾乎所有領域都開風氣之先的原因。
田徑比賽的最後一天,賽場終於可以湧出人浪。
非市場項目和非主隊參與項目的觀眾寥寥,一方面是全世界的通病,另一方面確實說明大灣區的與眾不同,很簡單,這個活力滿滿的地區,每個人都很忙,而且管理者也沒有添亂,讓學生群體填充觀眾席。
二,接下來廣東要拒絕乘著東風申辦奧運的忽悠。
說來也算黑色幽默,全運會的前幾天,最忙的人並不是組委會,而是國際奧委會一眾官員們。
先是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譽巴赫明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具備所有申奧條件,接著是香港奧委會會長霍震霆要拉上粵澳共同申辦2036年奧運會,各色人等粉墨登場。
![]()
霍震霆作為奧委會的一份子有自己的考慮,但是中國現在真的沒有必要被裹挾其中。
但是面對巴赫的秋波頻傳,廣東五市明確表示沒有入局的意願。
一方面,讓香港得到所有的名利,卻讓廣東勞民傷財扛下所有,是典型的不智,因為十年之後的場館,又需要新的投入。
另一方面,我們沒有必要在為世界遮擋風雨的同時,卻換回指手畫腳的滿滿惡意,中國的偉大與成功已經不需要用奧運會的舉辦向世界展示。
當國際奧委會向若干中國城市推銷奧運主辦權卻被全部婉拒,已經說明中國政府對於大型運動會的態度轉變。
![]()
空前成功的40年開放過後,中國已經完成對於世界的平視,中國人民對於走下神壇的奧運會已經心平氣和。
我們現在和未來追求的,永遠都是中國人民的生活幸福和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至於虛無縹緲的人類地球村,都是遊戲人生的嬉皮士和見縫下蛆的資本們的無病呻吟和宏大敘事。
看起來很美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永遠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忽悠。
全運會是中國人自己的自娛自樂,至於奧運會,說句直接的,2008年之後,中國已經不欠奧運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