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遊客點贊草原“此心安處是吾鄉”



圖為滯留旅客在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市政府供圖

中新網鄂爾多斯11月2日電 題:從額濟納到鄂爾多斯:滯留遊客點贊草原“此心安處是吾鄉”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11月1日上午,63歲的張雲雁坐在寬敞明亮的酒店房間中,看著服務員送來的水果、大桶飲用水,忍不住把這一切拍攝下來,發給寧夏老家的親友。


圖為滯留旅客在鄂爾多斯的住宿。 鄂爾多斯市政府供圖

延伸閱讀  上海菊花展首個週末迎8.5萬賞菊客

過去10多天中,這位來自寧夏的退休英語老師儘管經歷了讓她刻骨銘心的一次旅行,但仍在記者致電中坦言:“此行中,內蒙古人的熱情,讓我永遠難忘。”

“退休後我一直想要圓去額濟納的夢,看一次胡楊林。”國慶節過後,張雲雁與弟弟一行自駕來到額濟納。讓她始料不及的是,隨著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她被“困”在額濟納。

滯留額濟納的日子,對於張雲雁而言可謂難熬,但這位樂觀的退休教師相信“眾志成城的力量”。

她在朋友圈寫道,“我望著清晨灰濛濛的天空,為空氣感恩,為光芒感恩,為仍活著感恩。天地間有一種東西叫雪,從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間有一種東西叫愛,自吸引中誕生,昇華中融洽;朋友中的你們,識於偶然,止於永久。”

她對記者說,“在額濟納,我們住在民宿中,起初幾天比較難熬,後來當地政府給我們送蔬菜,隨時解決各種困難,一直有家的感覺。”

10月27日起,內蒙古官方有序轉運滯留在額濟納的遊客,張雲雁與眾多遊客從遙遠的額濟納來到鄂爾多斯,再次感受到家的力量。

“當我從列車下來,披上工作人員遞來的哈達時,一時間百感交集。”張雲雁回憶說,入住酒店的當晚,睡了一個非常美妙的覺,特別踏實,和在自己家沒有啥區別。

延伸閱讀  鄂爾多斯文創產品亮相文博會

負責保障張雲雁等人的楊大偉,是當地康巴什速8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員。11月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對入駐酒店的54名旅客,完全是按家人服務的。”

楊大偉介紹,每天一日三餐,都會準時送到客人房間。“這些遊客專門有菜譜,每天都不一樣。”“每個樓層都建有微信群,如果有要求,隨時代為購買。”

“歸家感”不獨屬於張雲雁。

10月31日,在鄂爾多斯東勝區一家酒店中,滯留遊客鄒女士將自己新煮的雞蛋放在門口,委託送餐人員轉交到醫務人員、民警等“抗疫”一線工作人員手中。此事經媒體報道後被傳為佳話。

鄒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裡的工作人員天天陪我們,給我們買藥、買生活用品,就像家人一樣溫暖,讓身在異鄉的我十分感動,”“工作人員這麼辛苦,我也不能閒著,所以煮了雞蛋,表達感謝之情。”

來自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的訊息顯示,對於從額濟納趕來的滯留遊客,官方特意在酒店房間裡準備了多彩非遺冊、全域旅遊地圖、精品旅遊線路冊、電子圖書館二維碼等文旅“解壓禮”。

多名遊客對記者表示,“從額濟納到鄂爾多斯,一路以來都能感受到內蒙古人的熱情。”“此心安處是吾鄉。”

延伸閱讀  重慶沙坪壩,千年古鎮磁器口竟然蛻變成了這樣……

記者從鄂爾多斯市政府瞭解到,目前,鄂爾多斯市承接的1745名額濟納滯留旅客均執行“單人單間”,全封閉管理。對這些遊客,於每日上午、下午各開展1次健康監測,對所有滯留旅客和服務保障人員每日進行1次核酸檢測。

張雲雁告訴記者,“在鄂爾多斯隔離的這幾天,除了體會到內蒙古人的熱情,還真真切切懂得了什麼是愛,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完)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