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羅元駿台北12日電)國家太空中心今天表示,台灣第1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經過半年多的參數調校,產出的7000至8000筆風速產品已上架台灣科學資料處理中心(TACC),作為氣象觀測及預報的參考數據,增加強降雨預報的準確度,太空中心後續擬規劃2031年之前,發射10顆以上搭載標準模組的衛星。
國家太空中心(TASA)今天於國科會舉行「獵風者(Triton)衛星資料上架及初步應用成果媒體說明會」,國科會常務副主委陳宗權、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中央氣象署署長程家平、國研院副院長林博文,以及獵風者重要合作學者出席。
獵風者衛星小檔案
- 獵風者衛星是觀測風場的衛星,重量約250公斤
- 屬台灣自製衛星,自製率逾8成,附帶驗證由台灣自主設計製造的10項關鍵元件與技術
- 搭載太空中心自行研發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進行海氣交互作用、颱風強度預測等研究
看更多
關閉
於2023年10月9日發射後運作順利,升空半年多以來陸續傳回資料。
獵風者計畫主持人林辰宗說明,獵風者衛星的任務是透過蒐集導航衛星經海面反射的訊號,掌握海面粗糙度,並反演出海面風速資料。獵風者升空後,TASA開始進行參數校正,排除元件溫度造成的資料偏差,再與國內學界及中央氣象署合作,反演出海面風速,並經與大氣模式資料比對,驗證資料的正確性,觀測聚焦於印度洋、大西洋、西太平洋低緯度地區。
TASA說明,獵風者每天可蒐集3至4萬筆導航衛星經海面反射訊號,其中7000至8000筆可產出風速產品,作為氣象觀測及預報的參考數據。根據學者初步應用研究觀察,相關資料可彌補雷達在近地表區域的資料空缺,明確增加強降雨預報的準確度。
陳宗權致詞時表示,獵風者是第1顆台灣自製的氣象衛星,這些風速資料不僅為災害預警提供寶貴訊息,也為氣候研究、環境保護和決策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未來TASA將繼續致力提升獵風者衛星的運作效能和數據品質。
吳宗信表示,獵風者衛星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資料處理系統,是TASA結合國內學界及中央氣象署,依據福衛三號及七號資料處理經驗,自主發展的演算法、資料處理模組及使用者服務系統。
吳宗信致詞時形容,獵風者衛星升空運行和資料回傳,「就像是養很久的小孩送出國的感覺」,闖出好成績般,TASA與成功大學、中央大學、中央氣象署等合作夥伴努力下,成功將資料收回分析並應用。
他進一步表示,更可當作台灣的外交工具,為沙漠地區提供重要研究數據。
吳宗信指出,由於在國際間以衛星GNSS-R觀測獲得海面風速的技術剛起步,未來除了高風速資料處理及應用的技術展開國際合作,也計畫在未來其他任務目標的衛星同時搭載GNSS-RO/R酬載;他透露,預計在2031年之前,發射10顆以上搭載標準模組的衛星。
程家平指出,中央氣象署現階段將獵風者衛星的風速及浪高產品作為輔助監測資料,供預報人員參考,透過研究人員的努力,最終目標期能加入預報作業模式,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對民生以及防災有所貢獻。(編輯:潘羿菁)1130712
標題:氣象衛星獵風者資料上架 助提升強降雨預報準確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