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爆發助攻 滙豐:台灣經濟出口與內需雙引擎強勁

AI晶片示意圖。圖/ingimage

滙豐集團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暨亞太地區研究聯席主管範力民(Frederic Neumann)20日於滙豐銀行舉辦的2025年中亞洲經濟展望記者會中指出,台灣在人工智慧()熱潮驅動下,經濟表現將持續領先亞洲其他主要經濟體,全年維持強勁成長動能,展現強勁的出口與內需雙引擎效應。

範力民表示,台灣因具備關鍵的高科技產業優勢,在全球AI技術快速發展之際,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高階運算晶片與AI相關硬體需求持續擴張,帶動台灣出口動能增強,同時也促進相關回溫。滙豐預估,這股結構性需求將成為台灣下半年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推升整體表現優於亞洲其他經濟體。

除了AI領域的高速成長,台灣傳統電子零組件產業亦可望受惠於內需回溫趨勢。近期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明顯回升,加上下遊性電子產品需求漸進復甦,顯示整體電子產業前景正朝向正向循環發展。

「相較於亞洲其他市場,台灣的私人消費展現更強韌的支撐力,這並非僅來自通膨緩解,而是來自薪資成長的實質提升。」範力民指出,AI及相關先進科技產業出口熱絡,已帶動台灣實質工資年增率達到多年來新高,為民間消費提供穩固支撐力道。他認為,這樣的工資動能有助於消費信心與支出穩定增長,形成台灣內需韌性的核心驅動。

根據滙豐觀察,台灣家庭的支出計畫目前仍維持在高於長期平均的水準,反映消費者情緒健康,且在穩定就業與實質工資成長的雙重保障下,預期私人消費將與經濟長期趨勢保持一致步伐。這也使得內需市場有望持續支撐整體經濟在下半年保持穩健擴張。

此外,外部需求面也為台灣經濟帶來利多。範力民指出,全球市場對台灣科技產品的需求將展現更強的穩定性,為出口持續提供支撐,也進一步促進企業資本支出擴張。他指出:「資本支出的回升趨勢可能持續較預期更久,進一步鞏固台灣的經濟增長潛力。」

不過,滙豐也提醒,儘管展望樂觀,仍需留意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的潛在風險。若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恐對台灣出口與產業鏈形成壓力,是未來下行風險中需持續觀察的關鍵變數。

綜合而言,滙豐預測台灣將憑藉AI科技產業的結構性優勢、內需消費的韌性與出口回升的支撐,持續在亞洲區域中脫穎而出,展現令人矚目的經濟表現。


標題:AI需求爆發助攻 滙豐:台灣經濟出口與內需雙引擎強勁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