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關稅調降引發勞界不滿!桃園總工會:我們不是阿斗,對政府失望!


國產車示意圖,車款與內文無關。 記者陳威任/攝影

對於汽車進口關稅調降,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表示,勞工團體對政府非常失望,談判黑箱作業,完全沒召開勞資政三方會談。面對汽車業可能在談判後變成零關稅,國內六大車廠及汽車產業聚落在桃竹苗地區,整體汽車上下游,包括零件業就業人口約30萬人,平均勞工年齡40歲至50歲之間,若失業,就是中高齡失業,政府是否評估失業人口如何轉型再就業是相當困難的。

劉勝銘並抨擊,大家此時在立法院吹冷氣開研討會。但勞工朋友,尤其汽車產業的勞動張力很大,從上班第1分鐘起,衣服沒乾過,汗水就沒停過到下班為止。

劉勝銘表示,過去曾透過立委向政府做友善溝通,官員卻大言不慚說「幫你轉職台積電(2330)、科技園區啊。」他質問,「我們有這樣的勞動競爭力嗎?勞動部從未設想過,以為轉職就業是輕鬆之事,公司單位都會照單全收?是這樣子嗎?」汽車產業非常擔憂。

劉勝銘也反問,汽車產業真的有像立委講得這麼惡質嗎?一直說成「是扶不起的阿斗」,一直說是長期受國家保護產業,真的是這樣子嗎?有數據支持調查嗎?國人買到高價新車,是這些「扶不起阿斗」造成的嗎?

他說,貨物稅從民國50-60年代開始,當時民眾購買車輛能力有限,就當奢侈稅收25%迄今沒改變。若民意代表盼要全國人民買便宜車子,應是全面檢討貨物稅,而不是對沒有保障勞工工作權益的關稅下手,這是桃園勞工想闡述的。

劉勝銘說,汽車產業也在配合政策提高自製率;大家都知道,包括美國生產汽車也很多從中國大陸進口零組件組裝後再外銷出去。如今汽車零件就是全球標準,誰生產便宜就向誰買,才會引發這次貿易戰。

劉勝銘表示,政府都沒有想過汽車產業的艱辛,而且汽車相關產業是創造極大化勞工就業人口;他呼籲政府配套要有效,要和勞方溝通,保障勞工權益。希望政府能開啟協商窗口,和勞方有效溝通。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