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跌回「AI元年」起漲點拼Q4轉折 供應鏈3檔活跳跳

▲電競筆電大廠微星(MSI)。(圖/ETtoday資料照)

文/玩股華安

微星股價跌破AI元年起漲點,投資人承壓。但第二季財報顯示本業回溫,只因匯損掩蓋表現。AI營收佔比不足5%,下半年伺服器出貨啟動,明年力拚翻倍成長。

2025年的AI題材依舊火熱。市場目光集中在AI伺服器與相關供應鏈,許多「早卡位」的公司股價一路衝高。仁寶(2324)今天(9/25)更因為傳出接獲伺服器大單,股價強攻漲停板,大漲9.87%,收在34.5元,成為盤面焦點。
反觀微星(2377),同一天卻正式跌破了2023年「AI元年」以來的起漲點,同業的華碩(2357)、技嘉(2376)AI元年至今股價都已翻倍。對於一路抱著微星的投資人來說,心情無疑是相當難受。

微星的困境:起步晚、承壓重

過去兩年,微星的主要營收來源仍是電競筆電、顯卡與主機板等傳統硬體。雖然這些產品需求穩定,但與市場最熱的AI伺服器相比,想像空間相對有限。2025年上半年,技嘉與華碩的AI伺服器訂單已經大量湧現,營收明顯放量;微星則因切入時機較晚,AI業務在整體營收中佔比不到5%,短線難以撐起股價表現,這也使微星股價自然落後,甚至在除息後一路走低,公司表示明年目標,AI/伺服器業務要力拚翻倍成長。

第二季財報:本業好轉,卻被匯損掩蓋

最新出爐的2025年第二季財報,為微星帶來了些許轉機。

本業回溫:電競筆電、主機板與顯卡需求回升,加上RTX新一代GPU推出,微星傳統業務的出貨與訂單表現明顯改善,顯示核心業務正在逐步走出低谷。

匯損壓力:然而,由於新台幣升值與海外營收換算影響,財報出現不小的匯兌損失,使得真實營運改善被掩蓋。如果排除匯率因素,本業回溫幅度其實更強。

然而微星的外銷比中高達97%,台灣營收佔比僅有3%,但第二季毛利率、營益率卻可以呈現雙率雙升,若沒有因台幣升值造成營收減少,微星財報表現有望更好。

轉機浮現:第四季出貨在即

雖然微星起步比同業慢,但轉折點正在醞釀。公司今年下半年推出多款基於NVIDIA MGX、HGX架構的AI伺服器平台,法人估計第四季將首次帶來實質營收貢獻,代表微星正式進入AI供應鏈。同時,Windows 10第四季將停止更新,加上年底遊戲旺季與新顯卡換機潮,將有助於微星第四季營收回溫。

AI元年起漲點跌破!將成逢低布局機會!

微星錯過了2023–2024年的AI先發紅利,股價如今甚至跌破AI元年起漲點。但從第二季財報來看,本業已經開始回溫,但在匯率因素下,使獲利受到影響。隨著下半年AI伺服器正式出貨,加上原本Q4消費性電子的旺季效應,2025年第四季很可能成為微星的轉折期。

本文由《》授權《ETtoday》刊載,不得轉載


標題:微星跌回「AI元年」起漲點拼Q4轉折 供應鏈3檔活跳跳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