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上海,金桂飄香。11月5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而至。4108家境外企業齊聚一堂,在這片超過43萬平方米的展覽海洋中,豐田汽車再次驚艷亮相。
這已是豐田連續第八次參展。
作為進博會的全勤生,從首屆進博會的“觸手可及的未來城市”到今天的“立全球 更中國”,豐田的進博之旅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這家日系車企在中國市場的戰略演變。今年,豐田展台的所有展品均為已落地或即將落地產品,全面展現豐田紮根中國的實踐成果,也詮釋着其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
豐田將展台分成三個區域,分別展示“Best in Town(做當地最好的企業公民)”、“Multi-Pathway(多路徑新能源技術)”、“Mobility for All(為了所有人的移動出行自由)”的本土化落地成果。
這三個板塊,繪製出的不僅僅是豐田的技術發展路線圖,也是一幅關於移動出行的未來圖景,更是紮根中國市場、做好中國企業公民的決心和承諾。
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價格戰屢屢發生,更有不少企業將工作重心放在產品的營銷和流量獲取上。在市場喧囂中,豐田始終保持着自己的戰略定力,堅持深耕多路徑新能源技術,並為所有人的移動出行自由不斷創新和發展,為做當地最好的企業公民而努力。
這種長期主義的“底色”,不僅讓豐田在進博會上展出一場技術盛宴,更是一次品牌理念與文化的分享。這在當下“內卷”的市場中顯得尤為難得,也值得所有車企學習。
1、從本土化到長期主義,豐田的戰略堅守和定力
這兩年來,中國品牌憑藉智能化和電動化的先發優勢,在乘用車市場中攻城略地,將市佔率提升至近70%。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合資品牌銷量出現了非常大幅度的下滑,跨國車企該何去何從,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豐田表現最為堅挺。這與豐田持續推進本土化戰略有關。
比如豐田今年在中國推出的鉑智3X、bZ5和即將上市的鉑智7等電動化車型,不僅由“中國首席工程師(RCE)”獲得產品定義權,完全根據中國市場的消費需求來開發,而且積極開放合作,融入中國科技生態,包括採用Momenta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鴻蒙座艙和DriveONE電驅系統等。
同時,還採取了更具競爭力的定價來爭奪市場。比如鉑智3X作為豐田首款智能純電SUV,將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的門檻拉低至15萬級別,這種“高配低價”的策略,顛覆了消費者對合資品牌的定價認知。這幾款車型,可以說是豐田本土化承諾的最好體現。
在今年日本移動出行展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恆治強調:“只要是中國消費者喜歡的車,我就100%信任他們去開發。”
這句話背後,是豐田以RCE制度為支點,讓“最懂中國的人”主導產品研發,用極致信任打破跨國企業的本土化壁壘,在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汽車市場中尋找新的增長動能。
而2025年豐田在本土化事業領域的“最大手筆”,莫過於決定在中國研發生產雷克薩斯電動化車型。今年2月,雷克薩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豐田全資持股,落戶上海金山區。
雷克薩斯國產化項目的落地,是豐田面對中國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浪潮的一次關鍵戰略轉身。它超越了簡單的“本地生產”,而是涵蓋了研發、供應鏈、生產到市場的全面本土化深化。
這標誌着豐田正從“在中國製造”向“在中國創造”戰略轉變。
這一舉措也體現了豐田“立全球 更中國”的戰略升級,旨在通過深度融入中國市場,利用中國速度與供應鏈優勢,加速雷克薩斯在華電動化與本土化布局,更希望以中國市場的創新經驗與成果,反哺其全球戰略。
作為繼特斯拉之後第二家在上海獨資建廠的外資車企,雷克薩斯的國產具有標誌性意義。在本屆進博會上,豐田首次通過沙盤的形式,披露新公司的詳細信息和進展。該公司將導入豐田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建設豐田全球最領先的工廠。
與本土化相得益彰的,是豐田對於長期主義的戰略堅守和定力。當別的品牌一窩蜂押寶電動化的時候,豐田卻依然堅持多路徑新能源技術戰略。
在豐田看來,純電與混動並非替代,而是互補關係。同時,作為面向未來的戰略儲備,豐田也依然堅持投入氫能的研發和應用。這種戰略定力,既源於豐田強大的技術實力,也源於豐田對中國複雜市場需求的深刻理解。
時間是最公正的調色師。去年是豐田品牌進入中國的60周年,今年又迎來了雷克薩斯進入中國20周年。可以說,豐田的長期主義和戰略定力,不以追求短期聲量為目標,而是通過“多彩”技術路線布局,確保自己在中國這個全球最複雜、最多變的市場上,無論產業風向如何演變,都能擁有與之對應的技術能力和產品方案。
這種長期主義,不僅僅體現在產品和技術上,更體現在豐田其公益項目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豐田就開始圍繞”人才、環保、交通、福祉”四大板塊,用持續的投入為品牌底色增添溫度。從清華豐田聯合研究院到豐田隆化可持續發展鄉村項目,再到交通安全活動、“無礙更有愛”福祉公益項目等活動,這些看似與銷量無關的投入,恰是品牌最珍貴的情感色彩。
這也是豐田能夠穿越技術路線的“迷霧”,在中國市場穩健發展的根源所在。
2、從“TO YOU”到移動自由,“暖色調”科技的溫度與廣度
在剛剛落幕的2025日本移動出行展上,豐田提出了“TO YOU”理念,將抽象的“所有人”,還原成無數個鮮活的、擁有具體面容與需求的“你”。 這一理念同樣體現在進博會的豐田展台上。
一直以來,豐田都在致力於拓展移動自由的邊界,期待實現“Mobility for All”(為了所有人的移動出行自由)。通過了解各國家、地區人們的需求,豐田因地制宜推出了不同產品。在中國,豐田積極導入福祉車、運動品牌GR等產品與服務,提供多場景下的解決方案。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豐田帶來了包括全新進化版GR YARIS、埃爾法福祉版、RAV4榮放(福祉試作版)和Welwalk康復支持機器人等。其中,全新進化版GR YARIS以“激情紅”詮釋着駕駛樂趣的純粹。它並非一台普通的家用小車,它是豐田傾力打造的”街頭戰車”,骨子裡流淌着FIA世界拉力錦標賽的冠軍血液,有着硬核性能,可以說是為駕駛者量身定製的“大玩具”。
如果說全新進化版GR YARIS代表了移動自由的“高度”,那麼豐田帶來的多款福祉車則詮釋了移動自由的“廣度”,它用“暖心橙”,致力於讓每一位用戶,無論身體是否便利,都能享受出行的尊嚴與自由。
其中,RAV4榮放福祉試作版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副駕駛位使用了一款日本同步開發中的超薄升降旋轉座椅,這款座椅在保證舒適性的同時,極大地降低了改裝對車內原始空間的影響,讓車輛在滿足特殊需求後,依然能很好地充當日常家庭用車的角色;埃爾法福祉版則讓用戶無需在“豪華舒適”與“出行便利”之間做任何妥協,真正實現了“豪華平權”。
除了出行工具,豐田還將關懷延伸至了“行走”能力的恢復上。Welwalk康復支持機器人是一款專門為腦卒中等疾病導致的半身不遂患者設計的醫療康復設備,不僅可以讓訓練更加科學和高效,而且數據可視化,可以激發了患者的康復意願和信心,所以,它的色彩是給生命以希望的“希望綠”。
從GR YARIS令人血脈僨張的引擎轟鳴,到福祉車座椅安靜平穩的旋轉升降,再到Welwalk康復支持機器人幫助患者重新邁出第一步的堅定輔助,豐田在進博會上展示的,正是一個多層次、全覆蓋的”Mobility for All”未來出行圖景。
這個願景的核心在於,移動的自由不應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應是每個人都能平等享有的權利。這些產品,雖然短期內不會給銷量帶來太大的增長,但真正體現了豐田“Mobility for All”的造車理念,展現了豐田超越商業利潤的社會責任擔當,也是“TO YOU”理念的最好體現。
正如佐藤恆治所說:“我們在打造每一款產品時,心底迴響的始終是同一個願望——希望能幫助到他人,願為更多人帶來微笑。我們堅信,腦海中需要投影出某一個具體的‘YOU’的形象,始終以‘YOU’為目標,不斷打磨產品。只要持續追求‘TO YOU’,終有一天會無限接近‘Mobility for All’。這,便是我們踐行至今的製造哲學。”
結語
連續8年參展進博會,豐田的“變”與“不變”,正好體現了其在中國市場發展的主旋律——
變的是戰略的深度與廣度。從最初的技術展示到如今的全產業鏈本土化,從單一產品布局到多路徑技術協同發展,豐田對中國市場的理解與投入不斷深化。雷克薩斯國產化項目的落地、RCE制度的建立、與中國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都標誌着豐田正在從“在中國製造”向“在中國創造”轉變。
不變的是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在行業劇烈變革的當下,豐田始終堅持自己的節奏,不盲目跟風,不參與惡性競爭,而是基於對中國市場複雜需求的深刻理解,堅持多路徑技術路線,持續投入社會公益,踐行企業公民責任。
豐田用時間證明了一個道理:真正的品牌色彩,需要用長期主義的底色和溫暖的人文關懷,並經歷時間的打磨,才能顯現出最動人的光澤。
對於備受“內卷”折磨的中國汽車行業而言,豐田的色彩哲學提供了一種啟示:在追求銷量的同時,更應注重品牌色彩的豐富性與持久性。只有當技術的理性之藍、人文的溫暖之橙、環保的生命之綠等多種色彩和諧共存時,才能繪就真正動人的移動出行畫卷。
這幅畫卷,不僅屬於豐田,也屬於每一個追求更美好移動出行體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