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反水砍宋江,花榮的銀槍能扛住雙刀嗎?原著早給了答案

咱先腦補個刺激場景:梁山忠義堂,武松雙眼赤紅,左手按住腰裡的戒刀,右手直指宋江:“你這招安狗賊,賣了弟兄們!”話音未落,兩把寒光閃閃的戒刀已經出鞘,直奔宋江面門。旁邊花榮眼疾手快,銀絲鐵杆槍一挺,“鏘”的一聲擋住刀鋒——這時候問題來了:花榮能真的擋住武松的雙刀嗎?

要搞懂這事,咱得先把倆人的底摸透,看看誰的武藝更高,全按《水滸傳》原著來,不瞎編亂造。

武松反水砍宋江,花榮的銀槍能扛住雙刀嗎?原著早給了答案 -

先看武松,這主兒根本不是“猛將”倆字能概括的,簡直是步戰的“人形殺器”。咱都知道他景陽岡打虎,赤手空拳干翻幾百斤的大蟲,那力氣擱冷兵器時代就是“外掛”級別的。但更嚇人的是他的刀法和實戰狠勁,他那兩把戒刀可不是街頭混混的燒火棍,是專門為貼身纏鬥設計的,刀背厚、刀刃薄,練的是“雙風貫耳纏絲斷”的絕技,專破長兵器。

你再看他的戰績:醉打蔣門神,靠“玉環步、鴛鴦腳”繞到側面,三拳兩腳就KO;血濺鴛鴦樓,一人砍翻張都監全家十幾口,刀刀致命;蜈蚣嶺戰飛天蜈蚣,第一次用戒刀實戰就十回合斬敵,那自信勁兒簡直溢出屏幕。最絕的是他步戰斬馬將,貝英奎騎着馬端槍戳他,他側身躲過反手就拽人下馬,咔嚓一刀砍頭——騎兵對步兵的優勢在他這完全沒用,這就是武松的恐怖之處:近身纏鬥,天下無敵,而且越打越凶,根本不怕死。

武松反水砍宋江,花榮的銀槍能扛住雙刀嗎?原著早給了答案 -

再看花榮,別光記得他“小李廣”的箭術,人家近戰也是頂尖水平。原著里寫他是將門之後,“細腰寬膀似猿形”,能騎乖劣馬,善使銀絲點鋼槍,妥妥的全能型戰將 。他最拿得出手的近戰戰績,就是清風山大戰“霹靂火秦明——秦明可是梁山五虎將,使一條銅釘狼牙棒,萬夫不當之勇,結果和花榮鬥了四五十回合,愣是沒佔到便宜。

花榮這槍法可不是花架子,原文寫“點鋼槍沒半米放閑”,攻防兼備,而且他打仗賊機靈,打不過就詐敗用箭,當年一箭射落秦明的盔纓,嚇得秦明不敢再追,這既是箭術,也是近戰的謀略。後來征方臘、打遼國,他用銀槍單挑過不少高手,比如和南國八驃騎的徐方硬拼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和祝彪斗十數合不落下風,近戰實力絕對夠得上一流水平。

現在關鍵問題來了:真刀真槍對決,花榮能擋住武松的雙刀嗎?咱得按“翻臉突發”的場景來,畢竟不是擺好擂台比武,武松肯定是突襲,花榮是倉促應戰。

武松反水砍宋江,花榮的銀槍能扛住雙刀嗎?原著早給了答案 -

首先說近戰對決的核心:武松的雙刀克制長兵器。花榮的銀槍雖長,能先動手,但武松的“雙風貫耳纏絲斷”就是專門拆長兵器的,他腳步快,“玉環步”一繞就能貼到花榮身邊,雙刀左右開弓,專挑槍桿的破綻和花榮的關節、咽喉下手。花榮雖然槍法精湛,但面對這種“不講章法”的搏命打法,肯定會被動——他習慣了先近戰再用箭,可武松根本不給他人換招的機會,刀刀都是致命殺招。

再看耐力和狠勁:武松打惡仗從來不用喘氣,血濺鴛鴦樓砍十幾人面不紅心跳,飛雲浦帶着枷鎖還能反殺四個殺手;花榮雖然厲害,但他是“翩翩儒將”,打仗講究技巧和謀略,真拼起命來,那股子“不要命”的狠勁比不過武松。原著里花榮打仗從沒受過重傷,也沒打過這種貼身肉搏的死戰,而武松是“越打越瘋”,越拼越勇。

武松反水砍宋江,花榮的銀槍能扛住雙刀嗎?原著早給了答案 -

不過咱說的是“擋住”,不是“打贏”。花榮憑藉將門功底、精湛槍法和靈活身法,短期內肯定能扛住——比如二三十回合內,他能用銀槍撥開武松的雙刀,靠身法躲避突襲,甚至能像對付秦明那樣賣個破綻想拉開距離。但只要被武松纏上,時間一長,花榮的銀槍就沒了施展空間,體力也會被武松的猛攻消耗,最後肯定擋不住。

還有個關鍵變量:花榮的弓箭。如果他能在武松近身前拉開距離,那勝負就反過來了——花榮一箭能射落盔纓,自然也能射穿武松的臂膀,畢竟“百步穿楊”不是吹的 。但問題是“翻臉”是突發情況,武松提刀就沖,距離近得根本沒機會拔弓搭箭,等花榮想取弓,武松的刀已經到眼前了,所以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

武松反水砍宋江,花榮的銀槍能扛住雙刀嗎?原著早給了答案 -

總結下來,答案很明確:如果武松和宋江翻臉突襲,花榮能靠銀槍和身法擋住武松的雙刀一時半會兒,但絕對擋不住太久。武松的步戰爆發力、雙刀技法和搏命狠勁,剛好克制花榮的近戰風格,一旦被纏上,花榮遲早落敗;但如果花榮能僥倖拉開距離,那武松就得吃箭虧。

不過話說回來,這只是基於原著武力值的推演——梁山兄弟真要是到了翻臉的地步,估計也不會這麼單打獨鬥。但單論“花榮能否擋住武松雙刀”,原著的武力設定早給出了答案:短期能擋,久戰必敗。你覺得要是真打起來,花榮能撐多少回合?歡迎在評論區聊聊~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