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崴集團。(圖/記者謝婷婷攝)
文/玩股華安
上周五(7/18)正崴(2392)隨著台積電在7月17日的法說會上,魏哲家點出機器人、HPC動能強勁,也帶動正崴大漲5.17%,而在6/3台積電股東會時,魏哲家也曾表示看好機器人,也讓6月4日的正崴股價攻上漲停,但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上次在魏哲家喊完之後,雖然正崴強攻了兩日,但後續就用四個交易似的時間將漲幅全數回吐,並且股價陷入整理,而這次正崴也在上周五強攻後,今日(7/21)直接下跌3.98%,難道又要陷入整理了嗎?
正崴精密(2392)2025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約213.8億元,年增12.7%,第一季毛利率約15.1%,營業利益率4.68%,然而受業外損失影響,每股盈餘(EPS)0.27元,遠低於去年同期的0.83元。法人研判Q1為全年谷底,隨3月下旬越南峴港新廠投產,後續業績可望逐季回升。截至6月,正崴上半年營收427.5億元,年增約5%。相比2024全年,正崴營運仍呈現緩步成長態勢,2024年合併營收年增8.7%,營業利益年增16.6%,稅後淨利年增15.8%,EPS自2023年的3.09元提升至3.65元。2025年以能源與系統事業為主要成長動能,其中能源部門成長最強、系統產品亦有成長,零組件事業持平、通路事業相對疲弱。系統事業在遊戲機、觸控筆、耳機等產品拉動下增長,並新增歐系電競客戶;零組件事業則開始擴大AI資料中心應用,切入高階連接線材等領域。整體而言,正崴2025年上半年營運較去年同期略有成長,但獲利受新品投入及產品組合影響短期承壓,全年仍可望較2024年小幅成長。
正崴近年積極布局AI機器人事業,旗下星科國際(正崴100%轉投資子公司,資本額6,500萬元)專責機器人軟硬整合方案,由董事長郭台強之子郭守富領軍。2025年6月,星科國際發表首個AI機器人平台與巡檢機器狗產品,鎖定智慧安防巡邏應用。這款四足AI機器狗定價約2.5萬美元,採用英特爾處理器並結合輝達(NVIDIA)的Isaac GROOT N1視覺模型與TensorRT推論技術進行訓練優化,具備24小時自主巡邏能力。目前機器狗已在正崴自有儲能場站投入測試,執行全天候巡檢任務,並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多個應用場域的概念驗證(POC),與台灣安防業者合作加速商業模式落地。雖然現階段機器人業務對營收貢獻仍小(零星試單階段),但集團對其未來潛力保持樂觀:郭守富援引市場研究預估2030年全球巡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200億美元(2024年約40億),年複合成長率接近17%。星科規劃2026年起挑戰單月出貨120台機器狗投入市場,屆時可望為正崴帶來實質營收挹注。為達成此目標,星科已佈建AI算力中心(友崴超級運算公司)提供大規模模型訓練,並與NVIDIA深度合作開發機器人大腦訓練與多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感知技術,以提高機器人的自主能力。星科機器狗目前約30~40%零件由正崴自製,後續將提高關鍵零組件自製率並強化軟體平台,同時透過集團去年併入的美國安防品牌Luminys開拓北美市場,結合正崴30年製造經驗、算力資源與全球通路優勢,為AI機器人業務的落地提供支撐,而正崴有望憑藉機器狗切入安防利基市場,長線成長潛力巨大。
今年以來國際大廠對高效能運算(HPC)與機器人題材的樂觀表態,引發市場對正崴的聯想與期待。尤其7月中台積電法說會透露HPC/AI需求強勁,並指出人形機器人未來市場規模可能達電動車的10倍,引爆相關概念股行情。正崴因透過星科國際布局四足機器人,再加上6月營收大幅成長的利多加持,股價隨之飆漲。此外正崴擴產資料中心用高速連接線、機殼和大功率電源模組等產品,以供應雲端/HPC客戶需求。正崴甚至評估在美國德州設立新廠,預計今年投產,專門服務資料中心客戶的迫切需求;該廠初期以租借廠房快速裝機,生產高單價、少量多樣的伺服器零組件(如高速線材等),預估未來兩年可貢獻集團營收3~5%。
另一方面,針對人形機器人浪潮,市場對正崴的想像主要基於其AI機器狗技術可能延伸應用至人形機器人領域。然而必須注意台積電魏哲家也強調,人形機器人產業仍處早期階段,「要說今年扮演什麼角色還言之過早,明年可能也還太早」。特斯拉近期亦推遲了Optimus人形機器人量產計畫,顯示該產業短期內仍有技術與成本挑戰。因此,正崴目前的機器人題材受惠屬於題材想像大於實質:雖然星科國際積極與NVIDIA等合作強化機器人AI“大腦”與觸覺技術,但離大規模商用獲利尚有距離。總結而言,正崴能從HPC/AI趨勢中實際受惠(如資料中心高速連接線等產品接單),但對於人形/服務型機器人熱潮,目前更多是概念聯動,短期業績貢獻有限,而上週五股價大漲5%,除了受惠於市場對AI的聯想,更現實的助力,其實來自蘋果供應鏈旺季拉貨啟動。
2025年下半年,蘋果預計於9月發表新一代iPhone 17,市場普遍預期將帶動一波供應鏈拉貨高潮。第二季全球智慧手機需求已有所回溫,加上秋季新品推出在即,蘋概股近日股價集體走強,顯示下半年蘋果供應鏈營收與財報表現獲得樂觀預期。正崴作為Apple供應鏈成員之一,長期為蘋果提供關鍵零組件,包括iPhone連接器線材及耳機組件等。2025年下半年隨著新iPhone量產上市,正崴出貨將進入傳統旺季。公司透露,大客戶蘋果已自7月起逐步拉貨零組件業務。除了iPhone新機備貨,正崴也新承接了行動支付裝置訂單,預計今年9月推出第一款支付終端產品,明年再有三款上市,年出貨目標達數十億元,且此類工業產品毛利率高於公司平均,有望帶動獲利改善。此外,正崴在耳機零組件領域具備多年經驗,被視為蘋果AirPods相關供應鏈的一環;若蘋果下半年推出的新配件或穿戴裝置增加對連接器、電池模組的需求,正崴也可能從中受益。今年蘋果訂單對正崴營收的貢獻度可望提升,使其在AI新事業之外,仍穩固享有來自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客戶的收益。
今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在6月一度升破29元大關,對以出口為主的正崴形成潛在壓力。正崴屬勞力密集的電子製造業,毛利率偏低(近年約13%),匯率波動對獲利影響不可忽視。不過,公司表示已採取避險與調價機制來降低衝擊:每降低一元,約影響毛利率約-0.2個百分點。由於正崴與客戶多採即時匯率報價,加上金融避險操作,絕大部分匯率損失可被對沖。因此,即使台幣進一步升值到29元以下,且正崴表示即使台幣升值,也可向客戶彈性反應,因此對正崴毛利的直接侵蝕仍相對有限。
除了蘋概股、AI伺服器與機器人概念外,正崴也同步布局BBU(備援電池模組)與AI高速傳輸線產品,並積極推進零組件、系統、能源、通路與AI資料中心等五大事業部的業務發展。法人普遍預期,隨下半年蘋果拉貨啟動,以及新應用逐步進入出貨節奏,全年營運可望維持穩健。雖然短期股價回到過去一年多的頭部壓力區間,技術面可能陷入整理,但基本面動能有望逐季升溫,在股價整理過後,仍是值得留意的觀察對象。
標題:正崴出量回檔!多重題材助陣+蘋果拉貨 拉回反而更該留意?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