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沙特想花幾萬億建的“直線城”要黃了? PPT做得唬人,現實就…

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後不“失聯”~

一座500米高,170公里長的玻璃牆橫亙在沙漠上。

(示意圖)

隨著世界上最大的郵輪緩緩靠近,一道與倫敦碎片大廈一樣高的巨大閘門緩緩打開,露出沙漠中開鑿出的深水港。一座30層高的玻璃鋼結構建築像水晶吊燈一樣懸掛在碼頭上方的拱門上。

(示意圖)

碼頭下面,工程師們規劃了一條高速鐵路車站。而在吊燈上方,則又是一處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一座可容納45000人的足球場,海拔350米,為沙特阿拉伯2034年世界杯做好了準備。

(示意圖)

這如同好萊塢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就是沙特阿拉伯的“直線城(The Line)”計劃。

“The Line”計劃的首席開發官曾說:“每個人都在問我們:’你們能建好嗎?’”其實他的團隊也拿不定主意,但有人能。

沙特阿拉伯的默罕默德王儲在一部紀錄片中表示:“在沙特阿拉伯,很多項目都曾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設計得太有雄心了。這些人可以繼續這麼說,而我們也可以繼續證明,他們錯了。”

(默罕默德王儲談論“The Line”)

從2017年開始,默罕默德王儲推行了一系列的現代化計劃,旨在使沙特阿拉伯擺脫對石油經濟的依賴。

王儲提出要修建一座新未來城(NEOM),這是一個龐大的沙漠綜合體,包括漂浮工業區、全球貿易中心、觀光度假區,以及最著名的,全長170公里的線型智慧城“The Line”。

(“The Line”的概念圖)

城如其名,整座城市被設計成一座超長的建築結構,長170公里,高500米,寬200米,預計可容納900萬人口。城市外牆全部覆蓋著玻璃鏡面,城市的內部則以“無汽車、無道路、零碳排放”為核心目標。

(“The Line”的概念圖)

2021年,當“The Line”的概念被正式公佈之後,數千名建築師、工程師來到了沙漠。在他們的努力下,很快,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被制定了出來。

在規劃中,“The Line”由20個模塊組成,將在2030年完工,首批居民最早在2025年即可入駐。高層誇口說,即使只完成了一個模塊,這也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有人居住的建築。

隨後,各團隊開始著手解決各種前所未有的設計和工程挑戰:他們得想像在500米高,170公里長的牆內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得找到足夠的鋼鐵和水泥,全世界的供應鏈都將受到影響;他們得在一片沒有水流動的人工深水港中使水得以循環……

(“The Line”的概念圖)

儘管還有很多詳細的設計工作沒有完成,但NEOM董事會的高層卻很滿意目前的設想。他們很有中東土豪風範地對下面的人表示:“你們得想辦法,就把這個設計實現。”

可就在所有人都迷失在這場宏大敘事中時,第一個問題出現了。

2021年底,項目的高管們被告知,“The Line”的預算達到了1.6萬億美元,這當然不是一筆小數目,但還算符合大家的心理預期。

可到了第二年春季,內部更新的資料估計,“The Line”的成本將提升到4.5萬億美元,這就太離譜了,已經大致相當於德國一年的經濟產出。

這些成本大多來自對材料的需求。

一位“The Line”項目的前員工表示,為了製造20個模塊所需的混凝土,承包商每年需要的水泥供應量會超過法國的年產量。

根據設計,每個模塊將需要大約350萬噸結構鋼、550萬立方米混凝土和350萬噸鋼筋。

“我們將使用全球綠色鋼材年產量的60%,這當然會導致價格上漲,”一位設計經理表示。

(“The Line”的概念圖)

為了給“The Line”安裝外牆,所需的材料相當於全球最大外牆材料商的年產量。每個模塊的建築價值將高達480億美元。

而且這還是賣家不漲價的情況,問題是,人家憑什麼不漲價?

“如果你想買下全球所有的外牆材料,價格肯定會上漲的,”一位建築師說。 “這些建築注定要支付溢價,因為它佔用了全球產能很大的一部分。”

換句話說,沙特想佔用全世界的產能,自然造價不菲。

另一方面,“The Line”的設計其實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最主要的就是要把30層樓高的吊燈形狀建築倒掛在數百米高的橋上,難度極大、風險極大。

隨著地球自轉,高樓大廈也會隨之搖晃,而這棟吊燈可能會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然後速度越來越快,最終脫落,墜入下方碼頭。

(“The Line”的概念圖)

“The Line”的採光也是個問題。在設計圖中,大多數公共空間都安排在建築中部附近,這些區域缺乏自然光。此外,橫跨整個“The Line”的體育場也會給其他區域投下巨大的陰影。

在這座特別的城市裡,很多東西都要重新開始設計。

比如供水和污水處理、郵件投遞、保險系統和垃圾清運,想想都頭疼——這座城可是字面意義上的一條直線。

消防安全也需要重新設計:居民在緊急情況下沒法像以往那樣向下逃生了,而是要橫向移動到左側或右側的建築中。

“The Line”的人工深水港碼頭也有問題——這可是沙漠裡。

確實,你可以想辦法挖得足夠深,深到可以停泊巨型油輪。

但再怎麼挖,這裡的水仍然缺乏流動,如果沒有人工循環,整個碼頭都會變成死水,可能會帶來衛生安全隱患。

目前能想到的解決方案只有安裝巨型水泵,這些水泵需要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一刻不停地運轉。

考慮到碼頭的規模和距離海岸的距離,這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The Line”的概念圖)

除了這些問題外,“Te Line”的存在也會對自然造成巨大的影響。

這道170公里長的“玻璃牆”將阻斷多種哺乳動物穿越山脈的遷徙路線,它還橫跨數百萬隻候鳥的遷徙路線,這些候鳥從歐洲和亞洲南下前往非洲越冬,其中包括大斑鷹和歐洲斑鳩等瀕危物種。

(“The Line”的存在會阻礙候鳥遷徙)

2024年初,自然保護專家就將“The Line”列為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新興問題。

“The Line”北部規劃了一座風力發電廠,“如果鳥類沒有被風力渦輪機切成碎片,它們最終也會撞上500米高的鏡面,”規劃師說。 “我們可能要開幾百次會議,是真的幾百次會議來討論鳥類的問題。”

有設計師提議採用熔塊工藝,在玻璃上印刷細小的陶瓷點以提高鳥類對障礙物的可見度,但鳥類學家表示,這也不能解決問題,即使鳥類發現了障礙物,它們也必須再繞90公里才能飛過去,候鳥沒有那麼多體力可以繞路。

儘管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為了完成王儲“2030年竣工”的要求,“The Line”工程還是啟動了,在建築詳細設計尚未完成的情況下,施工隊先開始了打樁工作。

(高層正在觀看“The Line”的概念)

為了應對不確定性,設計團隊盡可能增大了樁的尺寸,使其直徑達到了3米,設計團隊說,這些差不多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樁了。

現場60台打樁機晝夜不停地運轉,每天能打入60到65根樁。大約6000根樁被打入地下,綿延2公里,橫跨沙漠。到這就已經耗資數十億美元了。

就在這時,“The Line”迎來了更糟糕的消息。

新未來城NEOM的資金主要由公共投資資金承擔,

這是由默罕默德王儲擔任主席的基金組織,主要負責支持王儲的發展計劃。

可王儲的胃口太大了,在經歷了多年的大手筆支出後,基金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回報壓力。

與此同時,隨著油價走軟,沙特政府也開始尋求更理性的資源管理,整個利雅得都瀰漫著一股“務實”的氛圍,這也讓政府開始決心調整投資的優先順序。代表著“未來”的無底洞“The Line”,自然就被排到了後面。

隨著投資縮進,“The Line”的設計圖也必須不斷精簡。

原本的20個模塊減少到12個,然後是7個,再是4個,到了2023年底,這座“巨城”就只剩3個模塊了。

當模塊減少到3個時,那耗資數十億的6000根樁子可就白打了……

項目高層原本計劃著吸引外部的投資,可當模塊縮減到只剩3個時,“The Line”可就稱不上什麼驚天動地的計劃了,自然也吸引不到投資。

就這樣,“The Line”拉不到外部的投資,內部也競爭不過其他小而精的項目,人們越來越看不到這座“玻璃城牆”建成的希望了。

(政府的投入正在逐年減少)

2023年年終,項目高管啟動了一項內部審計計劃,準備調查成本增長的原因以及工期超出最初預估的情況。但當他們向包括王儲在內的理事會反映他們的擔憂時,理事會卻並不在乎這一切,他們只要求項目必須按時完成,並且要保持足夠的規模……

一氣之下,當時就有好幾名高管辭職了。

現如今,幾名員工表示,“The Line”的工作環境就像是安徒生童話裡《皇帝的新衣》中的場景,異議被忽視,擔憂無法傳達給領導層,隨著項目開始偏離軌道,調整方向也變得不可能。

一名員工表示,大家已經知道這個項目行不通了,現在的問題是,該如何委婉地告訴王儲呢……

參考:

https://ig.ft.com/saudi-neom-line/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