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三星電子。(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台北報導
南韓三星電子近年在半導體事業面臨嚴峻挑戰,不僅晶圓代工先進製程良率進展受阻,記憶體領域也因未能打入輝達(NVIDIA)供應鏈,痛失高頻寬記憶體(HBM)市場主導地位,讓出「記憶體霸主」寶座給競爭對手SK海力士(SK hynix)。回顧業界發展,不少專家直指,這一連串失利,或可追溯至2018年、7年前三星拒絕與輝達進一步合作的關鍵時刻。
根據外媒《Notebookcheck》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早在2018年便親赴韓國,拜訪三星高層,提出擴大雙方合作構想,涵蓋HBM記憶體、新世代晶圓製程開發及CUDA平台等多個戰略領域。然而,這場會面最終未獲具體成果,三星對合作表現保留。黃仁勳事後坦言感到沮喪,直言「三星沒有人能與我討論長期戰略」。
產業人士指出,三星當時未把握機會,可能與企業治理及內部決策體系受限有關。當時會長李在鎔正面臨多項刑事調查,高層領導真空與決策謹慎,恐成為阻礙雙方深入合作的主因之一。
隨後幾年,輝達在AI晶片領域高速崛起,憑藉A100、H100到最新H200 GPU系列,帶動AI算力基礎建設快速擴張。HBM成為實現高效推論(inference)與訓練的關鍵元件,市場需求爆發,讓與輝達合作緊密的SK海力士獲益匪淺,股價五年來飆升超過220%,進一步鞏固HBM領導地位。
反觀三星,除了與輝達失之交臂,晶圓代工方面也難以突破。輝達高階AI GPU一律交由台積電生產,儘管市場傳出三星有望承接未來部分2奈米遊戲晶片訂單,但截至目前,尚無跡象顯示輝達會將核心AI晶片委由三星代工。
儘管已錯失黃金機會,三星近期仍加快腳步追趕,據悉正積極爭取2026年起對輝達與超微(AMD)供應HBM4產品訂單。這顯示三星內部已明確意識到HBM在AI時代的重要性,全力投入相關研發與產能擴充,意圖重新搶回市場話語權,亦希望藉此修復與輝達的合作關係。
整體而言,三星與輝達2018年錯過合作契機,造成後續記憶體與晶圓代工雙重失勢,不僅讓SK海力士與台積電取得領先優勢,也凸顯半導體產業競爭劇烈、瞬息萬變,領導階層的決策能力與戰略視野成為關鍵變數。雖然三星現正努力重回戰局,但過去所錯過的機會,可能已在產業版圖上留下難以彌補的空缺。
標題:三星7年前拒絕黃仁勳錯失機會 HBM與晶圓代工雙線落後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