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砍小確幸!統一發票上路74年 捲預算之亂迎最大衝擊

▲1、2月統一發票示意照。(圖/記者鄭文晴攝)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距今74年前,時任台灣省財政廳長任顯群獨創「統一發票」機制,其後發展蓬勃,功能五花八門,除了追討營業稅、獎金刺激經濟、輔導經營有成的業者升級以外,也有夫妻情人追查行蹤、政商名流不當飲宴佐證等話題,想不到近期「獎金與委辦費」在預算爭議下再度讓2個月才開一次獎的統一發票新增高光時刻。

北區國稅局曾經指出,統一發票不僅作為商業交易、會計及稅務憑證,透過拿發票可以對獎的機制,提高民眾索取發票的意願,進而防止店家逃漏稅、增加政府稅收,實施當年的營業稅收比起前一年成長了75%。

​最早期的統一發票是以「愛國獎券」的特獎號碼作為對獎依據,現在則是每2個月一次開出規定的各獎別中獎號碼。發票的形式也從傳統手開式、到收銀機或電腦開立,隨著網路與環保意識興起,89年起推動電子發票,為了鼓勵大家使用載具索取雲端發票,102年起陸續增開雲端發票專屬獎,朝發票無紙化邁進。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58條規定,為防止逃漏、控制稅源及促進統一發票之推行,財政部「得」訂定統一發票給獎辦法;其經費由全年營業稅收入總額中提出3% (77年5月10日由1%修正為3% ),以資支應,依此,營業稅收入愈多,民眾可中獎的奬金愈多。

問題是,「獎金」有財源,「發獎金」的執行成本仍需受到行政團隊編列預算、立法院審核,給獎辦法第7條第1項規定,統一發票獎金的發給委由財政部印刷廠辦理,並由該廠轉委託金融機構等執行給獎作業,故相關經費以「委辦費」編列。

正是114年度營業稅稅收預算數增加,「要發出去的獎金變多了,執行成本自然會變多」,相關預算數亦隨之增加35億元,而為鼓勵民眾索取雲端發票,強化稅務勾稽及落實節能減碳政策,原規劃持續增開雲端發票專屬奬別組數。

財政部估算,如果全數用來增開500元雲端發票專屬獎,估計全年度可增加650萬個中奬機會,如果18.45億元經通案刪減,全年度只能增開290萬個,減少360萬個中奬機會,不利統一發票政策推動,不過本周六(1月25日)新一期的統一發票中獎號碼「咬牙該開還是會開」。

對於外界有「節省委辦費10%是看緊荷包」的說法,熟知行政流程的人員也大感無奈,過去統一發票獎金兌領由郵局統一處理,隨著業務繁雜、成本與服務時間考量,才換到第一銀行等指定金融機構、四大超商等單位協力執行,相關業者不乏上市櫃企業,獲利需要向股東交代不能要求減免手續費「做功德」,現在把定期給獎的委辦成本當成撒錢一刀切,短期傷害中獎小確幸,長期侵蝕每年貢獻國庫逾6000億元的營業稅查核,不可不慎。


標題:大刀砍小確幸!統一發票上路74年 捲預算之亂迎最大衝擊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