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吉卜力風潮不是偶然!心理師揭人類「8大潛藏渴望」

日前OpenAI 旗下的 ChatGPT 推出圖像生成器,能夠生成各式風格圖像,當中「吉卜力風格」更在全球社群媒體掀起熱潮,網友爭相將自己的照片、經典電影劇照、新聞畫面,甚至迷因等轉化為吉卜力或其他動畫風格。然而,這股現象不僅止於科技話題。心理師指出,這波風潮的背後,不只是因為吉卜力動畫喚起人們童年的懷舊情感,也與新奇刺激和從眾心理等心理動機有關。臨牀心理師黃閎新在其臉書專頁「」發文指出,ChatGPT推出能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的功能後,社群媒體迅速被各式「吉卜力化」的頭像與圖片洗版。他認為,這波熱潮不僅是科技進步或網路趨勢,更從心理學角度揭示了人們內在更深層的需求與動機。因此,他也從心理師的專業角度切入,分析為何吉卜力風格的AI圖像能引發如此廣泛的共鳴。

懷舊與情感連結:回到安全感的避風港吉卜力動畫對許多人來說不僅是童年的一部分,更是一種情感寄託。心理學研究表明,懷舊是一種功能性的情緒反應,能夠增強社會連結感、提升自尊,並在不確定時期提供心理安全感。黃閎新強調:「在當今充滿壓力和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將自己轉變成吉卜力風格的角色,實際上是一種暫時逃離現實、回到童年安全感的心理機制。」特別是疫情後時代,人們更加珍視能夠提供情感慰藉的事物。吉卜力動畫中溫暖、充滿希望的世界觀,正好滿足了這種需求。社會認同與從眾心理:我們都在尋求歸屬

心理學中的「從眾效應」在社群媒體時代尤為明顯。當我們看到朋友、名人甚至像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這樣的科技領袖都在使用吉卜力風格的頭像時,我們心中會產生一種加入這個「圈子」的欲望。這不僅僅是跟風,更是一種尋求社會認同和歸屬感的表現。黃閎新進一步補充,在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歸屬與愛的需求位居第三層。人們藉由參與如吉卜力風頭像潮流的共同文化活動來滿足需求,從中建立自己在群體中的身份認同。理想自我與自我提升:成為更好的版本吉卜力動畫中的角色往往具有純真、勇敢、善良等特質,是許多人心中「理想自我」的象徵。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提出,人們有一種向「理想自我」靠近的內在動力。當人們將自己轉變成吉卜力風格的形象時,實際上是在進行一種「心理自我提升」,他們不僅改變外表,更能短暫接近那更純淨、更勇敢、更富有想像力的自己。黃閎新說明,這種「理想自我」的視覺化呈現,能夠帶來短暫但真實的心理滿足。逃避現實與幻想滿足:童話世界的吸引力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幻想是人類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允許我們探索超越現實限制的可能性。吉卜力動畫創造的是一個既奇幻又貼近人性的世界,它既有足夠的奇異元素使人著迷,又有足夠的人性深度使人共鳴。在高壓的現代生活中,能夠暫時進入吉卜力的世界,就算只是一張AI生成的頭像,也提供了一種「幻想滿足」,讓人暫時逃離現實的壓力和限制。黃閎新表示:「這種心理機制本身並非負面的,適度的幻想實際上有助於心理健康。」身份探索與自我表達:數位時代的新形式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出發,身份探索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在數位時代,個人的線上形象成為自我表達的重要途徑。選擇一個吉卜力風格的頭像,不僅展示了個人的文化品味,也表達了對特定價值觀,包含吉卜力作品中常見的環保、和平、勇氣等認同。而這種選擇實際上是在向世界傳達:「這是我認同的美學和價值觀,這也是我希望被他人認知的方式。」新奇效應與認知愉悅:大腦對新事物的偏好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新奇效應」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對新技術特別著迷。人的大腦天生就對新的、不同尋常的刺激產生更強的反應,這在演化上有利於學習和適應環境。黃閎新說道,AI生成的吉卜力風格圖像結合了我們所熟悉的吉卜力風格和對於AI技術的突破好奇,從中創造「認知愉悅」,也就是一種當我們的大腦成功處理新訊息時產生的愉悅感。這種愉悅感強化了人們繼續使用和分享此類內容的動機。集體創傷與心理復原:尋找治癒黃閎新認為,某種程度上,全球疫情、氣候危機、政治動盪等事件造成了一種集體創傷狀態。而吉卜力作品中常見的主題,例如:和平、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性的溫暖,正好提供了一種心理上的治癒和修復。選擇吉卜力風格的頭像可以被視為一種無意識的心理復原機制,表達對更美好、更和諧世界的渴望。
超越文化的普世性:共通的情感語言吉卜力作品之所以能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共鳴,很大原因在於它們觸及了超越文化界限的普世情感和價值觀。它們處理的主題:成長、勇氣、愛、損失、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共通的體驗。這種普世性使得吉卜力風格成為一種「情感世界語」,能夠跨越文化差異,引起廣泛共鳴,進而形成全球性的現象。最後,黃閎新總結,從心理師角度來看,這波「吉卜力AI熱」不只是一次網路風潮,更展現人類對美、純真、意義與連結的渴望心理。「在數位化和AI迅速發展的時代,這種現象提醒我們: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類對美好故事、情感連結和意義尋求的基本心理需求始終存在。」黃閎新也提醒,當我們享受科技所帶來的樂趣時,也不該忽略其涉及的倫理與責任問題。


標題:AI吉卜力風潮不是偶然!心理師揭人類「8大潛藏渴望」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