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台灣成「非核家園」 環團將重回台電大樓前辦晚會

▲全台最後一組核能發電機組將在5月17日停機,同一天,環團將重回當年台北首次反核遊行抗議的現場舉辦晚會。圖為1988年台北首次反核遊行的靜坐現場。(圖/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提供)

記者唐鎮宇/台北報導

5月17日,全台最後一組核能發電機組即將停機,台灣也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台灣環境保護聯盟5月17日(周六)晚間將在北市台電大樓前舉辦「非核家園晚會」,重新回到1988年台北首次反核遊行的歷史場景,紀念台灣反核運動超過40年來的持續努力。環盟創會會長施信民表示,這一天是值得紀念的日子,也是台灣反核運動的重要裏程碑。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自1987年創立以來,國內大小反核運動無役不與,也多次到立法院前抗議,向民意代表表達訴求。施信民說,所以17日當天環盟將先到「老地方」立法院門前集結,向立委表達反對核電機組延役的立場,在遊行到台電大樓前舉辦晚會,台電大樓也是反核運動多年來抗議的標的地點之一。1988年4月,台北首次大型反核遊行即從目前的自由廣場集結,2000多名民眾遊行到台電大樓前,遞交反核陳情書,此後開啟台灣的反核運動。

近期也適逢「非核亞洲論壇」在台灣舉辦,有來自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多國的反核團體代表及專家與會,5月17日正是各國反核人士共同見證台灣實現「非核家園」的重要時刻。

即便多年抗爭、勝利的日子就在眼前,施信民仍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包括美國在台協會公開表示願意協助台灣引進新興核能技術,以及總統賴清德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不排除接受「先進新式核能發電」,都可能讓核電捲土重來。

但施信民說,他本來就知道「反核本不會一蹴可及!」40年的反核運動中,他曾遇到不少挫折,但從未想過離開,「活著要做有意義的事,不然人活著幹什麼?」

▲位於北市羅斯福路三段的台電大樓,是許多環保團體抗議活動的終點站。(圖/資料照片)

相關新聞


標題:5月17日台灣成「非核家園」 環團將重回台電大樓前辦晚會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