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總有一些溫暖的力量在悄然生長。
2020年,秉承“自然自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肯德基推出“食物驛站”公益項目,將未售完且尚在保質期內的餘量食物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群體,減少食物浪費,弘揚文明風尚,傳遞城市溫暖。五年來,肯德基食物驛站覆蓋全國180餘座城市,打造約1100家食物驛站,實現了“五年千店”的跨越式發展,構建起“減少浪費、社區關愛、低碳環保”三位一體的可持續公益模式。在山東,31家肯德基食物驛站不僅為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了支持,也發生着許多溫暖的故事。
肯德基食物驛站
珍惜自然資源,倡導食盡其用
一份餘量食物,在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的人相遇,發生着不同的故事。
送完最後一單餐,回家路過青島肯德基蘇寧廣場餐廳,趙大哥習慣性去餐廳門口的食物驛站看一眼,如果還有餘量食物,就拿上一包,有時是雞塊,有時是雞翅,有時是油條。回家把雞塊放進微波爐一熱,再煮上碗麵條,就是簡單滿足的一餐。每周,他都會“光顧”肯德基食物驛站兩三次。對他來說,深夜歸家,一份快速加熱便可食用的餐食,撫慰了一天的疲憊,還節省了花銷,是件很自在的事情。
外賣員趙大哥領取肯德基餘量食物
外賣員趙大哥使用肯德基餘量食物二創的晚餐
餘量食物,滋養鄰里溫情
在肯德基食物驛站淄博中心店,每天,茜茜和門店的夥伴們都悉心收集餐廳餘量食物,及時冷凍儲存,認真標註食用日期,再將打包好的餘量食物放入食物驛站冰箱,等待着一份份餘量食物與需要它的人們產生“溫暖的相遇”。有時,是面露拘謹又樸素可親的環衛工人;有時,是匆匆忙忙的外賣員和快遞員;有時,是社區叔叔阿姨遛着彎結伴而來。看着一份份餘量食物被領取,茜茜心裡充滿了踐行公益的幸福感,也更堅定了踐行節糧愛糧的責任感。
茜茜整理食物驛站冰箱里的餘量食物
在那些平凡的日子裡,茜茜經常給予許多人溫暖的關懷。連續幾天,她總能看到一位年輕女孩獨自坐在角落,面前是亮着屏幕的電腦和一小沓被反覆翻閱的簡歷。那天下午她來到食物驛站冰箱前張望着,茜茜走近輕聲問候,女孩拿了一份自己喜歡的餘量食物。簡單交流中,茜茜才知道她剛大學畢業,還沒找到工作。電話那頭,母親一次次催她回家,可她仍想再堅持一下,為夢想再拼一把。茜茜靜靜聽完,為她倒了一杯熱水,也悄悄遞上一張手寫的字條,上面是茜茜寫下的鼓勵:“你的笑容很甜,加油呀!”
女孩領取的餘量食物和茜茜手寫的鼓勵紙條
那一刻,來自食物驛站的餘量食物,與這張不期而遇的紙條,彷彿成了這座城市給予女孩的無聲擁抱。原來在努力前行的路上,善意從未離開,它正以溫柔的方式,陪伴每一個不曾放棄的人。
茜茜和領取餘量食物的社區居民們
肯德基食物驛站不只是簡單的食物流轉,而是將餘量食物,重新定義為蘊含溫暖與關懷的社區資源,在延展食物價值、珍惜糧食的同時,將一份份真摯的關懷傳遞到更多人心中,讓這份始於食物分享、終於心靈相通的涓涓善意,持續流淌在社區的每個角落,滋養着鄰里守望的溫情。
隨手公益,弘揚文明新風
在青島,於阿姨偶爾會到小區門口的肯德基食物驛站領取餘量食物。她熱衷“爆改”美食,一份餘量食物炸雞,經過熱油爆炒,變成麻辣鮮香的干煸辣子雞塊。她還會拍照發到小區微信群,鼓勵有需要的鄰居前去領取餘量食物,號召大家一起以點滴行動踐行節約理念。
於阿姨正在為餘量食物製作的美食拍照
於阿姨和老伴品嘗用餘量食物做的干煸辣子雞塊
一直以來,肯德基以餐廳為社區軸心,將關懷輻射至每個需要幫助的角落,讓公益變得觸手可及、溫暖可感。無論是領取一份餘量食物,還是在社群中分享公益信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理念的踐行者和傳播者,肯德基食物驛站在居民們的口口相傳、日常實踐中,如同一粒種子,讓節約理念在社區土壤中生根發芽、深入人心,推動愛糧節糧的文明行為在社區蔚然成風,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積蓄力量。
多彩活動,傳遞公益溫度
公益,有時不在於宏大的敘事,更在於對每一個個體產生的細微而真實地改變。為增強公眾節約糧食意識,山東肯德基多次在世界地球日、世界糧食日等關鍵節點,聯動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等單位舉辦反食品浪費公益活動,組織多場寓教於樂的節糧科普活動,傳遞珍惜資源、關愛社區的價值導向,在社區營造節糧愛糧的濃厚氛圍,構建和諧互助的社區生態。
2025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糧食日,山東肯德基在各地舉辦食物驛站公益活動
以食物驛站為代表的綠色實踐,已成為肯德基“自然自在”環保理念的重要體現。通過按需生產、減少包裝、節能降耗及優化廢棄物管理,肯德基在各環節踐行可持續理念。在“隨手公益、注重實效、長期主義、多元發展”的公益內核指導下,肯德基將繼續秉持公益初心,在日常生活中攜手消費者與行業夥伴,守護綠色地球,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