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上海剛交出了2025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前三季度GDP突破4萬億元,同比增長5.5%,高於全國水平0.3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7%,新能源產業增長19.6%。
在技術創新引領、國企改革深化等因素影響下,汽車行業呈現向好態勢,保持良好的增長韌性,其中以上汽集團為代表的規模企業強勢增長,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助力上海汽車產業持續“加速跑”。
身處新能源轉型浪潮中,當面臨“新四化”的衝擊時,作為傳統汽車巨頭的上汽,就以目前的結果觀察,上汽顯然完成了突破性一躍!
![]()
大家都知道,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上汽開啟了一場以技術為引擎、以市場為終局的全面深化改革。以“整合資源、聚焦主業”為戰略主線,開啟對自主品牌乘用車、商用車實施了一系列改革調整。
與此同時,還引入類似華為的IPD與IPMS模式,全鏈條打通包括產品定義、開發、生產和銷售環節,新品研發週期從以往的36個月縮至18個月,加速適配新時代的發展需要。
上汽推出了多款具有強烈“技術標籤”的爆品,證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開始顯現。數據就是證明,上汽1-9月累計批售319.3萬輛,同比增長20.5%,終端零售達337.8萬輛,繼續在行業內保持領跑地位。
![]()
技術標籤井噴爆品頻頻湧現
倘若銷量是結果的直接呈現,那麼技術則是銷量的強大引擎。就目前的技術標籤打造上,上汽實現了多線並進、全面開花的良好開局。上汽已然贏在了起跑線上,其在“智慧腦”、“健壯身”、“強勁心”三大維度構建了技術護城河。通俗地說,就是在智能、安全、動力、電池等維度實現技術井噴,且以強大的科技賦能打造一系列爆品。
![]()
技术成果方面,构建了由L2级辅助驾驶到L4级自动驾驶的技术攻关与应用,“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已量产落地;还有“恒星超级增程”、“灵蜥数字底盘”、半固态电池和DMH 6.0超级混动系统的技术突破;以及“真龙”增程技术和“真龙”插混Pro系统的落地应用。显而易见,不管是在技术成果的广度还是深度方面,技术爆发都著称“井喷”。
![]()
爆品打造上,大家也瞧見了,新爆品蜂擁而出。以全新MG4舉例,該車搭載的半固態電池,就算在-7℃的低溫環境續航達成率仍能達到75%,切實解決了北方冬季用車難題。還有,官方敢於給出“零自燃”承諾,與其說是上汽對自身技術有絕對信心,不如說上汽更懂用戶的擔憂。以技術手段消除用戶的後顧之憂,相比那些“大字吸睛、小字免責”營銷亂象更讓人信服。
![]()
新智己LS6(參數丨圖片)搭載的恆星超級增程,以及行業首創科技“靈蜥數字底盤”,顛覆了新能源的出行體驗。該車率先行業提供450km超長續航和800V超快充,是真正意義上的“電為主油為輔”,有效緩解了“續航焦慮、補能不便、冬季衰減、虧電體驗差”等用戶用車焦慮。
![]()
而“靈蜥數字底盤”的上車,讓新智己LS6擁有同級唯一雙向18°四輪轉向系統,具備跨代領先的行車控制能力。以越級的技術標籤和精準的用戶定位重新定義20萬級豪華標杆。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新智己LS6公佈價格不到半小時,大定訂單就突破了1萬輛,證明解決用戶的需求痛點,自然就能獲得正反饋。
當然,上汽的技術魚池賦能造爆款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榮威M7 DMH搭載的DMH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6.3%,綜合續航可達2050km,能耗低至2.5L以下;還有“至境”首款旗艦轎車至境L7,搭載的頂級“真龍”增程技術,擁有同級領先的1402km綜合續航,同級最快的5.9s零百加速及0.5L百公里綜合油耗。
![]()
前不久,剛上市的別克GL8陸尊同樣引爆車市,其搭載了“真龍”插混Pro系統,憑藉5C超快充+1450km超長續航引領高端豪華MPV再進階,鞏固別克GL8的豪華地位;百年奧迪與中國科技完美融合結出的奧迪E5 Sportback,同樣彰顯了上汽在技術創新上的攻堅和突破。
![]()
共築多元生態深化改革紅利顯現
远不止这些,上汽秉持“懂车更懂你”的用户理念,坚持多元创新、协同发展和开放共赢,拒绝闭门造车。基于此,上汽不仅联手华为,装车华为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还与OPPO达成深化合作,联合打造“手车互联”智能座舱,实现手机桌面上车、应用无缝切换;与豆包合作推出深度思考大模型,重新定义人车交互,实现“善交流、会思考、懂场景、能车控”的全新体验。
![]()
正得益於改革全面落地,上汽在攜手華為、OPPO、豆包等合作上邁入了快車道。甚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聯合發布了鴻蒙智行第五界——尚界,且以高效速度推動首款新車尚界H5落地。上汽+華為的強強聯合,以及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讓尚界H5成為20萬以內搭載華為高階駕駛輔助的爆款產品。
![]()
由此可見,上汽集中打造的多元技術標籤,為爆款湧現建立了良好的土壤。全新MG4、智己LS6、榮威M7、尚界H5、奧迪E5 Sportback等“叫好又叫座”,與其說是技術賦能產品贏得大眾認可,不如說它們以精準產品定位和對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同質化的市場中贏下了用戶的信任票。
當然,隨著一系列爆品湧現,接下來將助力上汽維持銷量增長的態勢,進一步鞏固頭部優勢。銷量則是技術標籤的最好檢驗。憑藉著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地,上汽自主、新能源、海外市場“新三駕馬車”銷量高歌猛進。
![]()
今年1-9月,上汽自主品牌銷售204.4萬輛,同比增長29.2%;新能源車銷售108.3萬輛,同比增長77%;海外市場銷售76.5萬輛,同比增長3.5%。而在合資板塊,新能源衝擊之下的日系合資每況日下,上汽合資板塊仍保持良好的市場競爭韌性,都在說明上汽塑造技術標籤的成功。
就比如說上汽大眾,憑藉途觀L Pro、帕薩特Pro、途昂Pro等熱銷車型穩住基本盤,9月其終端銷售9.13萬輛,同比增長1.4%,1-9月累計銷量78.7萬輛。上汽通用9月銷售新車4.95萬輛,同比增長124.38%,展現強勢的增長勢頭;1-9月,上汽通用累銷38.07萬輛,同比增長36.7%,橫向對比其他合資,已然表現出蓄勢上行的跡象。
簡言之,隨著上汽全面深化改革落地,一邊穩合資的同時,一邊打造“新三駕馬車”為新勢力動能,全面推動集團銷量再創新高,更是憑藉強大的體量和增長勢能助力上海汽車產業加速跑。
總結
若回到三年前,沒有誰會料想到上汽集團這艘巨輪能華麗“轉身”;回到兩年前,沒有誰會預見上汽攜手華為打造尚界;回到一年前,更難有人會相信上汽能在銷量上快速實現逆襲。如今看來,曾經那些讓人以為諸多的不可能,現在逐一變為現實。
![]()
顯然,上汽深化改革的成功,亦給了行業轉型發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面對不確定的時代,仍要保持足夠的發展定力和前瞻思維,堅持技術創新,以用戶需求為導向。說到底,還是得堅持以技術驅動的長期主義發展理念,打造符合新時用戶代需求的產品。
就目前上汽接連打造的一系列技術標籤和諸多爆款來看,上汽顯然找到了適合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不僅助力上海汽車產業持續加速跑,甚至為傳統車企邁向科技型企業樹立成功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