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安娜)記者31日從中國石油集團獲悉,10月30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重大項目——中國石油廣西石化乙烯工程在廣西欽州港一次投產成功,首批固體化工產品合格並發運。這一總投資超300億元的工程投產,標誌着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百萬噸級乙烯工程建成,為“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銜接注入產業動能。
作為中國石油首個從煉油轉型煉化一體化的標杆項目,工程以120萬噸/年乙烯裝置為核心,配套建設16套主體生產裝置及公輔設施。其中,全球最大的柴油吸附分離裝置應用“分子工程”理念,原料利用效率較傳統工藝提升15%以上,破解了“油多化少”結構性矛盾;中國石油自有技術首套8萬噸/年SBS和12萬噸/年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裝置建成,全球首台最大雙變頻器無擾動切換電機的乙烯製冷壓縮機投用,一系列“首創首套”成果彰顯我國石化自主技術體系成熟度。
投產後,工程每年可減少油品349萬噸、增產化工品306萬噸,官能化橡膠、高端膜料等產品填補國內供給缺口。新增用電實現100%綠電保障,能耗指標優於國家標準標杆水平,構建起綠色循環鏈條,助力“雙碳”目標推進。
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產品可輻射西南、華南及東盟市場,推動廣西從基礎化工向高端化工新材料轉型,助力打造面向東盟的萬億級產業集群。通過帶動包裝、建材等下游產業發展,形成“龍頭帶動、集群發展”生態,破解西南高端化工原料“供應窪地”困境,藉助RCEP紅利拓展海外市場,為雙循環格局提供支撐。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歷史交匯點,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表示,將以此次投產為起點,聚焦市場需求、管理提升和技術攻關,全力釋放化工品產能,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履行央企擔當。
夜色下的中國石油廣西石化乙烯裝置
編輯:吳鄭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