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旦,連續3天晚間,《和平精英》的玩家們在特定時段來到海島,就能在天空中看到一束束絢爛的煙花。顏色絢麗的光團直直飛上夜空,再散作種種美麗的圖案。其中不僅有傳統的花型,還有平底鍋、三級頭、空投箱這樣經典的遊戲元素。這番絢爛的景象讓許多玩家連手頭的戰鬥都暫時擱置下來,駐足觀賞。

這場虛擬的煙花表演,實際上展現的是長沙橘子洲煙花大秀的風貌。橘子洲煙花是長沙市每逢節慶最著名的表演活動,已經成為一個充滿歷史和浪漫情感的文化名片。遺憾的是,因為疫情的緣故,它無法按期在線下舉辦。而在《和平精英》中,通過數字化的演繹和創造,它跨越了地域、空間,跨越了種種現實阻礙,綻放在全國的玩家面前。
這次合作,正是“山河追光”計劃的一部分。 “山河追光”是《和平精英》的一項地域文創長線計劃。顧名思義,它旨在用數字和多元的方式對中國的地域名片與人文瑰寶進行呈現和演繹。

這是《和平精英》正在探索的一條新路。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看到過《和平精英》團隊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努力,包括扶貧、公益、科普、未成年人保護……而文化是更複雜的東西。因為它涉及到用最前沿的方式對經典進行創新與傳承。
他們為什麼會選擇這條看起來很難的道路?如何把握“守正”與“創新”的平衡?目前為止做到了哪些事情?這些問題正在慢慢得到解答。
■ 追逐山河之美
不僅是長沙,兩年來,“山河追光”的足跡已經遍布大江南北。 2020年,哈爾濱的冰雪嘉年華在5天內達到數万人流,其中有一處以《和平精英》為主題的“三級頭”雪迷宮,是黑龍江省文旅廳官方推薦的必去景點。騰訊光子工作室群市場總監廖侃親自到現場看過。 “我們從南方過去,完全沒想到那麼冷,腳都站不住了……”他笑著說,“但更沒想到的是,那麼冷的天大家還在迷宮外面排著長隊,那種熱情呀,好像都沖散了天氣的寒冷。”

2021年,團隊將目光投向重慶,邀請高定設計師勞倫斯·許共同合作,將苗繡這一“深山中的高定”融入了遊戲時裝。不僅如此,重慶非遺“彭水苗繡”傳承人李紹玉在《和平精英》團隊的支持下,與數十位繡娘一起用傳統方式手工繡製了一幅長達5米的“大繡和平”巨幅長卷,長卷圖案則由清華美術學院的教授和學生團隊設計。之後,四川美術學院塗鴉社團的同學們將這幅長卷復刻到了鵝嶺二廠文創公園的一處牆體上。
不久,他們又到杭州,與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聯合設計了3套遊戲時裝,並且在館內舉辦了線下主題展覽。

展開這些聯動的理由,除了想做,更多的是能做、適合做、應該做。畢竟,光子工作室群本身有優秀的技術沉澱;另一方面,《和平精英》是一個行為自由、玩法多元的開放世界,玩家都能在其中自由地冒險、探索和社交。作為一款不斷探索遊戲想像與樂趣的產品,《和平精英》的團隊已經在遊戲世界中嘗試了許多有趣內容,比如在遊戲中觀看日全食,參加“登月挑戰賽”,走進大都會博物館,甚至登上中國第一艘科考船“科學一號”……

但團隊並不滿足於此。他們一直在思考,這些內容是否能滿足更多元的、多層次的用戶,讓大家都有自身文化語境下的熟悉感和親近感,獲得更多來自於現實但超越現實的遊戲和情感體驗? “《和平精英》已經是一款全國性的、地域覆蓋面很廣的產品了。我們除了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之外,其實還有非常多四五六線的用戶。我們還想跟這部分用戶建立更深層的情感共鳴。”《和平精英》IP文創負責人鄭欣璐說。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從玩家的反饋中獲得了一些靈感共鳴。 “我們之前在做定性調研的時候,用戶就跟我們說,他們覺得能在《和平精英》這款遊戲裡體會到現實生活。現實中能看到的東西,在遊戲裡也能看到,就有種熟悉感和親切感。”她說,“所以我們的很多聯動都是在把線下大家熟悉的東西往線上轉換。”

而既有趣又充滿差異性的“地域文化”就是他們找到的新的靈感源泉:“我們想把區域性的文化精煉出來,進行放大,帶到全國,激發一種更廣泛的共鳴。”
所謂的精煉和放大,不光指的是把地標或者場景從現實裡復刻到遊戲中供人觀賞。 “山河追光”想要在氣質與精神的層面更深入地挖掘城市的特徵。不過這就對文創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與杭州合作的時候,團隊找到來自浙江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杭州研究院等機構的眾多專家,虛心學習,一起對杭州文化、西湖文化進行了多次交流和探討,想要提煉出屬於杭州和西湖的獨特文化精神。
《和平精英》IP文創團隊覺得:“西湖之所以動人,是受到當地文人墨客、故事傳說的情感加持的。比如《白蛇傳》中,白娘子跨越種族愛情的浪漫追求,不惜觸犯天條、反抗宿命的勇氣,這種浪漫和勇敢,與我們遊戲中的冒險精神是有共鳴之處的。”
在遊戲時裝的外觀設計上,他們也試圖跨過具象的圖案去表現更悠遠的氣質。當玩家在遊戲中穿上來自西湖傳說的時裝“相思殘雪”,看到的不是直接對斷橋圖案的簡單描摹,而是星藍色基調上點綴的水墨,傳達的是一種“斷橋不斷、孤山不孤”的感覺。西湖傳說故事中講述的情感與意境,也能通過服裝和其他裝扮的氣質表達出來。

■ “Z世代”與長線文創
整個“山河追光”計劃的選題和執行都與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有關,從詩詞、傳說乃至手工藝中遴選出了非常美麗的部分。這對一款戰術競技遊戲來說不太常見。畢竟,《和平精英》和它的玩家們給人的印像一直非常現代、時髦,充滿“Z世代”的氣息。
我很好奇這麼做是否會帶來一些受眾錯位的風險,是否能真正吸引他們想要的那部分用戶。
而在文創團隊看來,這更多的是個視角問題,而不是分類問題。 “《和平精英》是一款具有當代性視角的產品,但我們談論地域文化、傳統文化的時候,其實不光指的是對這些文化過往的繼承,更多地是用當代的精神和理念去重新解讀,讓它們在當下重新煥發光彩。”
鄭欣璐覺得,《和平精英》的主要用戶群,也就是“Z世代”青年身上有這種非常符合當代特質的東西:“這一代人成長在經濟騰飛和崛起的時代,整個大環境是非常自信和奮進的。一方面,大家對傳統文化有很強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同時,新的時代特性也賦予青年人群,在文化傳承的形式上有更多大膽、煥新的嘗試與探索。”

體現這種當代性,讓傳統文化的元素在遊戲場景、數字場景當中顯得不突兀且賞心悅目,可能是最困難的環節之一。 “如何在傳統非遺美學與戰術競技時尚潮流間做平衡是一大難點,我們必須要把審美、美學的感受做出很好的平衡,做出另一種樣子的潮流和美。”廖侃表示。
為了在審美上進行符合年輕人趣味的探索,《和平精英》項目組也廣泛的從其他各領域的成功案例中汲取靈感,尤其是一度走紅的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 “那些文創工作者用現代的、有趣的方式詮釋了沉睡多年的歷史文化,而且審美意趣很高,設計得也很有格調。”他們說,“那些文創產品,設計的起點是趣味,方向是審美,深層又是文化傳承,其實是非常立體的開發。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啟發。”
他們還會進行一些冒險,不斷探索用戶接受度以及自身創意的邊界。不管是此前大獲成功的“小黃鴨”這種可愛型的聯動,還是“山河追光”中與地域文化的聯動,其實都打破了大家對戰術競技遊戲的固有印象。 “每次用戶給我們的正面反饋,都讓我們有膽量去嘗試一些新東西。每個版本調研之後,玩家都會很期待《和平精英》下一次的創意與想像,並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腦洞大開的建議。”

項目進行過程中,地域文化取之不盡的靈感來源與玩家的熱情肯定,讓團隊越來越意識到文創與地方文化特色的結合是一個值得長期投入的方向。一方面,如文創團隊所說,“遊戲文化的自身沉澱,就是在一年又一年的長線運營中,不斷與玩家一起創造屬於我們的群體記憶,讓我們能相互陪伴、成長,成為彼此生命的一部分”,而這些聯動所帶來的正是更新鮮、更有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的回憶。
更重要的是,這種主動將設計創新與社會責任融入產品及服務之中,積極探索地域文化的數字化演繹的思路和手段,也是地方政府機構非常認可的創新融合形式。廖侃在回憶自己的工作經歷時發現,“很多地方的文旅部門其實對數字化這個東西非常感興趣。大家很希望能有各種數字化的方法、數字化的場景去幫他們展現當地的特色,進行一些文化上的輸出”。

所以,不管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產品的用戶群體,還是為了擔當更長遠的文化責任,“山河追光”都值得長線做下去。於是,便有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數個城市、數次聯動,而且每一次聯動都致力於用新的數字形式展現出最具特色的文化創造。
■ 聯結線下,助力實體經濟
對團隊來說,傳播價值、審美價值乃至文化價值還不是“山河追光”計劃最重要和最特別的部分。文化、品牌之類的聯動活動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和流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推廣方式和與玩家群體保持聯繫的方式。但它們的意義不止是實現文化內容的線上演繹,還有更多的價值空間。
地方期待著“山河追光”能為他們帶去機遇,這是《和平精英》市場團隊在實地到訪各個城市時最大的感受。 “當地很熱情,很有積極性,會非常主動地提出有沒有什麼地方特色的內容可以和遊戲進行結合。”也許地方上的工作人員並非老練的玩家,但他們確實能在時代發展中感受到遊戲這種開放、多元的數字化場景帶來的潛力。
這種實質性的聯結和助力是有先例的。 2019年,在“山河追光”正式實施之前,團隊在和重慶彭水的合作中,發揮《和平精英》的影響力幫助當地在線上售賣農副產品。平時可能根本不會自己買菜的年輕用戶們熱情高漲,兩個小時的直播銷量就達到了過去一年主流電商平台銷量的3倍。
那次合作某種意義上為前文提到的“山河追光”中的苗繡高定時裝和“大繡和平”打下了基礎。富有民族特色又十分朋克時尚的風格吸引了諸多年輕人的目光,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宣傳效果。


類似的大型、長線的合作在細節操作上必然相當複雜,也有很多要考慮和平衡的東西,但廖侃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也是對行業來說一個必要的方向。 “科技向善是我們一個長期的價值導向。我們認為,如果《和平精英》能夠利用好自己的特徵,利用好自己的技術去承擔起一定的社會價值,這就是一種’向善’。”他說,“這種情況在行業中不是很常見,或者相對比較獨特。但它很有價值。”
回到“山河追光”本身,《和平精英》與地域文化進行文創聯動的旅程還將繼續。一方面,他們會挖掘更多人文性的內容,以開放多元的理念在遊戲中展現地域文化的魅力。恰逢春節將至,團隊籌備了一個能讓玩家們在遊戲中充分感受文化魅力的“大吉大利和平年” ,把舞龍、醒獅、撞鐘等等有趣的節日特色內容和玩法結合起來。

另一方面,電競領域的嘗試和探索也會在未來更深入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 PEL和平精英職業聯賽一直在西安曲江新區舉辦賽事,許多賽事粉絲經常為了見喜歡的選手一面而聚集到場館周邊,讓周圍的商圈蓬勃發展。今年,團隊還提出“競遊聯動”概念,依托廣州大學城現有的基地建設“和平精英電競島”,與相關部門、商圈、高校合作,在經濟、文化和教育上都有涉獵。這也許會在當地構築起一個有價值的產業鏈條與商業鏈條,具備更強的社會意義。

以上種種都表明,“山河追光”的社會和文化意義,早已超過了為《和平精英》提供創意與宣傳本身。 “我們經常提到一個概念叫’超級數字場景’,《和平精英》的受眾極為廣泛,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超級數字場景’,我們也可以看到,往後的趨勢肯定是現實與遊戲會有越來越多的融合,”鄭欣璐總結道。而這種對當代數字文化的多元創造與探索發展,也一定會為我們的文化瑰寶創造新的語境,讓它們在當下煥發新的生機,成為年輕一代的潮流。
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也是一個值得為之努力的美好願景。可以期待,今後會有更多地域性的文化名片出現在《和平精英》中,也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通過遊戲發現、了解並且愛上這些璀璨的文化、動人的情感,正如“山河追光”計劃2022年的品牌態度所說,“無需千里,把世界空投給你”。